新华网大连6月28日电(记者陈梦阳 闫平)随着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获准设立,在大连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也越来越清晰,相关人士今天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构想。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认为,东北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地区,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外部力量冲击,这有助于东北地区迅速、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否则对外开放的步伐会比较慢。
大连是中国日资、韩资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日本、韩国在大连累计投资约110亿美元,占大连吸引外资的一半,其中日本在大连投资占其对华投资的1/10。在大连有5000多家日资、韩资企业,占大连外资企业数量的一半。大连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占大连对外贸易总额的40%。
据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介绍,大连保税区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实现区港联动发展;第二步,建设保税港;第三步,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令人欣喜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大连保税区已成功实现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第二步,目前正在向第三步跨越。”他说。2004年8月,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七个区港联动试点城市之一。两年后,大窑湾保税港区成功获批。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功能区。
张世坤认为,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将为加快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功能支撑,能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吸引国际中转货源,提高大连港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区域内其他国家的自由港相比,还是在一些政策和体制方面落后于人。因此,发展自由贸易区也是在东北亚经济区内竞争的需要。据了解,位于东北亚地区的韩国釜山港、光阳港,日本长崎港等,均实行高度开放的自由港政策,与国内港口相比,具有更加灵活的运行机制。
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王军认为,大连发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大连距日、韩、朝、蒙、俄几国都不远;其次大连与日本、韩国经济、文化联系比较紧密;三是大连在中国东北地区有相对发达的经济和海港优势。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就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2006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期间,中日双方在联合公报中提出,中日韩三国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同年10月19日,在长春召开的第五届中日韩商务论坛上,三国经济界一致认为,尽早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启动投资协定谈判是符合三国经济界共同利益的重要选择。这些都为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新的机遇。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赵新良提出,应充分利用大连港在东北亚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日韩的产业互补、贸易量大和物流成本低的优势,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分拨、配送和物流港。同时,在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模式,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扩大东北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中国税务学会会长杨崇春认为,要加快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进程,还要争取国家尽早以法律形式对保税港区进行定位,并明确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性质。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