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湘 闵捷
对于我国的核电事业来说,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中”)是个“宝”;对于中核建中来说,全国劳模、高级工程师张世平更是个“宝”。
1973年,张世平进入公司的零部件加工车间从事管座加工、设计工作,一干就是34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核建中承担了为秦山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元件的任务。当时没有任何经验,只能依据有限的设计图纸,一点一点摸索。
那时的张世平29岁,是零部件加工车间的铣工组技术员,技术精湛。可那时,公司只有普通机床,加工精度无法满足核燃料元件的加工要求。任务就是命令,他和同事们操作着普通机床,一遍遍试验。靠着这股拼劲,第一套管座样品终于被加工出来,精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
随后,公司买来了能够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数控机床。张世平很快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和同事们试制出了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管座,填补了国内空白,保证了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由于张世平表现出色,公司把他提拔到零部件加工车间的技术组,负责管座制造的工艺研制、技术指导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亚湾核电站的两个90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工建设。按照行业标准,60万千瓦以上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其制造技术要求更高。而且,如果到规定时间公司无法如期生产出大型核电燃料元件,大亚湾将不得不由法国公司来提供紧急供货。这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关乎祖国的声誉。
为掌握大型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张世平重新回到生产第一线,在各个机床上亲自摸索操作。就这样白天黑夜连轴转,3个月后,当法国专家看到工人们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试样后,感到惊讶,认为公司一部分工艺和设备已经超过了法国公司的水平,简直是个奇迹。
有拼劲,善钻研,使张世平成为管座加工的顶梁柱。从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到后来的岭澳、田湾核电站,尽管管座加工的工艺一次一次变化,张世平都成功地进行了消化吸收,并让生产更趋合理。
张世平说:“我接到活儿就想干好,今天优化工艺节省了10分钟的生产时间,明天改进设计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总之每天有点进步,心里挺高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