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玻璃是透明的
Text 文 / 叶倾城
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办过事的人,一定会对大厅里一幅庄严华美的玻璃壁画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幅壁画长8 米,高3.5米,主基调呈碧玉色,又闪耀着朝霞烁金的红。
你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路
2000 年的一通电话,改变了王建中后半生的事业方向。电话是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现在的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凤昌教授打来的:“建中,你过去筹备过玻璃专业,你去玻璃艺术专业吧,考虑一下?”
当时的王建中,在陶瓷界已经赫赫有名。他的陶瓷作品《远古遗韵》铁红刻纹罐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陶瓷作品《远古回声》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陶艺作品《永恒》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陶瓷作品《冷咖啡具》被韩国世界陶艺博物馆收藏。继续在陶瓷的道路上前行,是安全、妥帖且有把握的。而玻璃专业,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片空白,没有人员、没有理论、没有教材、没有实践,转行就意味着抹去旧日的一切重新开始。人说四十不学艺,而那一年王建中已经45 岁了,当时他拒绝了。
王建中向来很少提起,那正是他一生中相当困扰的一个阶段。十天的彷徨,十天里遍问亲友,他终于决定了,去。听了他的决定,张凤昌书记说:“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另一位他尊重的前辈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建中,你选了一条艰难的路。”
2001 年1 月1 日,王建中调入工艺美术系筹建玻璃艺术专业。当时国内几乎完全没有玻璃艺术方面的资料,他去图书馆、书店一本一本找进口的资料,那些画册都极其昂贵,一本玻璃香水瓶的资料,1400 元,而他当时一月工资不足2000 元,王建中一咬牙买了,一次买资料就用了近万元积蓄,他破釜沉舟了。
然而,从书中得到的信息到底有限,于是他找到一家玻璃工厂,从吹泡、蘸料、入窑这些最基础的学徒工作,开始一点点步入玻璃创作之路。吹玻璃是一个艰苦的力气活,很需要好体力,玻璃一千四百多摄氏度的窑温,一会下来,浑身湿透,脸被烤得通红,身上到处都是小的烫伤。一边熟悉玻璃的传统工艺,王建中一边思索造型,充分考虑玻璃的特征和变化,七八个月后,他的第一件成品出炉了。那是一个50 公分高的圆柱形,可能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对于王建中的玻璃艺术之路,却可以称为一个小小的里程碑。
正在他满腔热情积极投入玻璃艺术创作时,一天,他精心设计制作的极其完美的几件作品,从退火炉中取出后,全碎了,一地光芒熠熠的碎片伴随着失望。打击太沉重了,怎么会这样呢?那一天,王建中无法工作。他徘徊在工厂对面的一大片玉米地中,失望、沮丧、体力透支的煎熬,各种无形的压力使他几乎绝望。想到这半年来的全部辛苦,他思考路该怎么走。
调整了好几天,他才慢慢地平复了心态,并且反省失败的原因。事后,他感慨地说:绝对要尊重科学,应该退火十个小时,就不能九个半小时拿出来,艺术容不得差不多,而一时一刻的轻忽,只会带来失败。就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尝试几次失败,终于,2001 年11 月2 日,王建中玻璃艺术展揭幕了。这是中国内地艺术家第一个大型玻璃艺术作品展,展览开幕的日子,正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45 周年,开展那天,数十件融合水墨画神韵和玻璃艺术特殊语言形式的艺术精品,引起了轰动。
展览大厅里,玻璃作品绚丽的色彩、流动的线条和奇特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西方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艺术感觉,而反复观摩之后,却更能体味出中国画中诗一般的东方神韵。在名为《禅音》的作品中,作者试图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水之间》、《寂静的旋》、《秋风惊绿》、《竹林飞雪》等作品,透过亮丽或柔和的不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旖旎景象,以抽象的艺术语言,充分调动和利用玻璃透光、透明的特质,营造出神秘而奇幻的意境,展现河流、森林、沙漠、海市蜃楼等自然风光,诉说王建中内心世界的壮美。中央美术学院前副院长朱乃正教授感叹:“真没想到,你能将玻璃做得这样美!”
到现在,当我打开那本画册的时候,光与影的幻丽组合,仍然令我惊叹,一切都是晶莹的,如露亦如电。每一幅作品,都像有千言万语诉说。
关于玻璃艺术,我是门外汉,然而我最欣赏王建中作品的,是其开放性。比如他关于“窗”的一系列作品,我一向觉得那是窥看,代表人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向外部世界的好奇、凝望。当我向他求证时,他笑了:“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你说呢?”
功夫不负苦心人
几年的实践下来,王建中深深体会到了清华大学所主张的学科交叉的优势,陶瓷与玻璃,都是硅酸盐的产物,材料一样,只是工艺不同。如果把它们相结合,用陶瓷的方法,玻璃的理念,那么就能制出完美的玻璃艺术品。
在创作中,他尝试以玻璃这种特殊材料,直接表现大自然的奇丽景象,以抽象的形式语言来表现自然。充分调动和利用玻璃的光学效果,利用它透光、透明的特质,营造神秘而美丽的景观。他通过作品表现自然界中水、瀑布、森林、沙漠、海市蜃楼等大自然壮丽的场面,将这些内容包容在造型和色彩之中,以玻璃的明度,配合玻璃的色彩表现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意境。
谈到他的玻璃艺术创作,王建中充满激情,他说:“当玻璃加热熔化时,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决定,创造出自然、飘逸、大气的形态,我感到一种艺术精神的释放,是对自己艺术素质和经验的挑战。我努力去体会白石老人、八大山人、林风眠先生的艺术思想,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
他还说:“将冰冷的材料赋予鲜活的生命感,这个过程充满了实验性,期望、憧憬,伴随着沮丧、痛苦和极度的疲倦。这种不断的尝试培养了我坚韧的创作精神,并得到了巨大的欢愉。”
2002 年,淄博要修建火车站前的城市中心广场,其中主雕塑是标志性建筑,王建中担任了这座雕塑的设计师。淄博原名陶琉,就是陶瓷与琉璃(古法玻璃)并称,自元代起,其辖下的颜神镇一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玻璃生产中心。为此,王建中决定用玻璃来制作这座雕塑。为了将雕塑真正做成精品工程,他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听取意见的人上至省市领导,下至普通居民,可以说是博采众生。淄博作为世界唯一的组群式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中, 曾经一度呈现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五朵金花”共同发展的格局。王建中在最开始,使用了五朵金花的意象,出来的效果大家也都觉得很好,但王建中总有些不满意,觉得哪里有一点欠缺。
他去临淄博物馆参观时,注意到了象形文字的“齐”,联想到淄博临淄是齐国都城,淄博是齐鲁古文化的中心,受到启发后,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产生了灵感,重新开始设计,有了现在的玻璃雕塑《齐之风》。雕塑以象形文字“齐”字为基本结构,雕塑表面刻有齐国历史典故和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景象的8 幅图案,以此象征手法展现齐文化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同时,“齐”字还有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含义。雕塑以5 条直立的柱体组合,形似火箭待发,具有一种挺拔向上的气势。俯视雕塑,类似八卦图形,远看酷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中间是花蕊,四周为花瓣,象征齐心协力,创造未来,又表达了淄博基础产业五朵金花的意象。雕塑以玻璃为主材料,既具有晶莹洁净的特点,又能体现玻璃作为淄博地方传统工业产品的特点。白天观赏雕塑似一块碧玉,入夜在“城市之光”照明系统的辉映下,五彩缤纷。
初稿出来后,在淄博早报、日报和晚报上进行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就是为了找骂”,王建中这样说。第二天早晨8点就有市民打电话给报社提出修改意见,一天时间,规划部门接到了许多个电话;一周时间,接到了几十封建议信。从资金方面考虑,本来只有三根柱体,从两个面能看出是“齐”字,而在其他面则看不出。王建中吸纳市民意见,将其改为5根柱体,使雕塑在各个面都能看到“齐”字的形象。
完工的雕塑高21 米,总重83 吨。选用了进口的特种钢化玻璃。装饰壁画为3 米高2 米宽,采用镀膜浮雕技术,雕塑周围是160 平方米的敷着防滑材料的玻璃地面,从古代齐国皇宫地砖的纹样演化成的图案,使雕塑整体更加古朴、典雅,美轮美奂,光彩照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材料和技术完美结合,充分体现淄博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王建中的深厚艺术造诣。
在玻璃工艺的实践中,他深深地感觉到,国内玻璃工艺的资料太少太少了,几乎一片空白。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和想法的一步一步扩张,他开始决定要写一本介绍世界玻璃工艺的书。为这件事,他感谢他的老朋友们,帮他穿针引线;他也感谢互联网。他在网上一家家搜索国外的大学,先找出有没有美术系,再找有没有玻璃专业,然后一封一封地写信请教,好多封都石沉大海,但也收到了很多热情的回信,给他提供了许多天南海北的玻璃资讯。自2001 年开始动念,他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厚,终于,在2004 年他完成了《世界现代玻璃艺术》,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这一空白。
王建中说:“为了这本书,我头发白了很多。”
此刻的王建中,沉着,微笑,鬓边的银发一如银狐淡淡的梢,岁月之美,在他身上暴露无遗。
玻璃是透明的
说到心爱的玻璃,王建中的话总是很多。玻璃在我国古代称为璧琉璃、琉璃、玻璃,据说发掘的西周古墓里面,就有玻璃的痕迹了。公元前138 年,西汉出土的玻璃谷纹璧,是汉代时流行的样式,证明汉王朝已经制作较大的玻璃器。公元前166 年,出于经济和外交上的需要,东汉王朝决意谋求和罗马的直接建交,在中国出土的罗马碧琉璃杯,是汉朝和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但王建中敏锐地发现,中国的玻璃有历史而无传统,玻璃一直有人使用,但始终没有成为体系。他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一,玻璃熔炼工艺繁昂,使得它成本较高;一直为王公贵族所用,其贵族身份使其变得很神秘,得不到普及。二,玻璃从进入中国之始,无论是造型、色彩、功能,都大量模仿玉器,比如琉璃带钩、帽饰,都是以玉器为蓝本,因此玻璃没有独立的生命力。三,中国陶瓷器的过于发达,限制了玻璃器的空间。
欧洲则大相径庭,罗马帝国时期的玻璃工艺和现在几乎完全一样,在17 世纪中国的陶瓷大量传入之前,大部分欧洲的日用品都是玻璃制品,比如杯碗酒壶等。就在中国的玻璃工艺高高在上的时候,欧洲的玻璃制品却紧密地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既有历史又有传统。
王建中提出:玻璃艺术与工艺必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有生命力。无本之木是朽木,无源之水是死水。玻璃制品如果不能成为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就缺少生命力,以至不能快速发展。鉴于此,他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三条:一,高品位艺术品。目的为提升人们对玻璃的认识和审美情趣。二,让玻璃艺术品工艺品走向市场;普及美的工作。三,也是未来的科研课题,就是把陶瓷和玻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王建中深有感慨地说:“玻璃是透明的。”
他说,玻璃工艺影响了他的性格。“火焰是玻璃被实现的媒介,火的力量改变一切,火变革了一些材料的性质和色彩,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另一种物质诞生,同时表达了另一种精神。玻璃创作中,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瑕疵。玻璃总是冷静的,但这冷静是产生于烈火的熔炼之中。玻璃是坚硬的,任何随心所欲的强硬的改变,得到的只会是破碎的结局。玻璃艺术制造的过程,令我顿悟人生,正直的艺术家就应纯净、真诚和宁静。宠辱不惊,来不得半点的伪善、虚假和浮躁。宁折不弯是玻璃的性格,也是正直人的性格。如果趋炎附势,结局必然是艺术家的良知泯灭,艺术的个性消失。”
王建中制作出的多彩、绚丽、沉静、易碎的玻璃,或许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历经烈火后重生,晶莹而坚硬。
王建中
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系教授,主要从事玻璃艺术、玻璃与陶瓷艺术综合研究。
中国陶瓷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日用玻璃协会艺术玻璃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陶瓷评比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三届淄博国际陶瓷评比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