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俊杰 文/图 |
本报记者 李俊杰 文/图 |
谁对见义勇为者的生命负责?
一位救火勇士的家族厄运和身后难题
墙壁上一幅黑白遗照,房顶上烟熏痕迹依稀可见。祭坛里,残留着厚厚的香灰。
这是湖南省邵东县水东江镇新吉村五组一栋普通的农民住宅,三间杂屋和两间住房,构成了曾梅秀和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申铁兵的家。
眼前的萧条让当地人常常回忆这栋房屋的过去,那时候,这里不仅多一个主人,更重要的是有很多欢乐的气氛,但18个月之前的那场人为的山火,让这个家少了一个人,多了一幅遗像。
按照当地的风俗,亡故者的遗像应当被安放到村里设置的祖堂。但曾梅秀没有那么做。她执意要把丈夫申群贤的遗照挂在家里,尽管她知道,一年多前丈夫就去了天堂,但她仍然想每天都陪着老伴,哪怕是多看老伴一眼。
其实,曾梅秀也许已难以看清丈夫的遗容,她更多的只是想寻求一种心灵慰藉。同组的村民告诉记者,医院已经诊断曾梅秀“双眼视力衰退”。“医生说她比青光眼好不了多少。”一位村民叹息着说。
即便如此,家里生计还是落在了这个视力微弱的农村妇女身上,丈夫因扑救山火去世后,曾梅秀并没有从当地政府获得过什么补偿,甚至,为了得到一些应得的补贴,还有亲戚为此受到了莫名的牵连。
申群贤之死
这是一个没有征兆的噩耗。
2005年12月17日,星期六,晴天。申群贤像往常一样,提着农具早早地出了门。他是一个典型的农夫,没有太多的理想和奢望,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特别之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他全部的生活轨迹。
只是这一次,家里那条门槛,他再也没能踏回来。日出的时候,因为他,家里多一些希望,日落的时候,还是因为他,家里多了一份悲痛。
当天中午,申群贤低头锄着地,心里盘算着早点收工回家。但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幻想。申群贤无意中一抬头,发现离他不远处的山头隐约有跳动的火光,定睛一看,那里冒出了浓烟,并伴随着“噼里啪啦”的脆响。
“不好!失火了。”凭着多年的生活经验,申群贤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事实上,这种情况以前在当地并不鲜见——村上山头先后发生过几起山火,都被村民们扑灭了。
“扑火救命,天经地义。”一位村民解释说,在当地人的观念中,如果发现火灾、落水等意外事件,只要有能力的村民都会尽力扑救,这甚至成了一种道德规则。
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奔走呼号,申群贤迅速放下手中的农活,只身一人冲到了起火地点。在他看来,不用呼喊,火光和烟雾足以召唤每一个有救火能力的村民前往,救火无需讲先后次序。
最先赶到的申群贤发现自己低估了那场大火的规模,火势的蔓延范围早已超过他的想象。
走还是留?申群贤的确犹豫了一会。
但站在山头的他继而转念一想,就这么轻易放弃扑火,实在有些不甘心。山头那一排排的杉树,就是大伙的财宝,白白烧掉实在可惜。他决定先打开一条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
但是,北风助长了火势的蔓延。才几分钟时间,扑火的申群贤就被肆虐的大火包围了。十来分钟后,申群贤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脚开始瘫软……
村民们找到申群贤时已是下午。新吉村第五村民组组长申安求向《法制周报》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惨状——“衣服都烧糊了,结成了块状”。
随后,申群贤被送往医院,但面对高达80%的烧伤度,当地医生无力回天,次日凌晨,申群贤因抢救无效离世。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