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管制出口,不光是丢了生意
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降到9.1%。
从今年6月19日起,美国新的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开始执行。
美国企业也是受害者
管制清单的出台,是美国多年对华高科技管制的延续和微调。美国这样做,有其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也有战术方面对中国的遏制。但此举伤害的不只是中国,美国自身、以及部分企业也是直接受害者。
几年前,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名叫《美国,新的罗马》,把美国和古罗马帝国做了类比。书中的结论之一是,作为头号大国,美国和古罗马都把重点放在遏制有可能挑战自己的国家。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军事科技方面的优势,美国对中国防范甚严。早在2005年欧盟考虑解禁对华军售时,美国就很紧张,发动攻势迫使欧盟取消此举。
笔者认为,此举既损人,又不利己。从短期效果看,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必然损害美国高科技企业、军工企业的利益。
美国的做法存在矛盾
美国所作所为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为了解决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动用各方力量对中国施压,搬出了政治压力、逼迫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等种种手段;另一方面,采取种种限制措施,中国切实需要的商品不准出口。据统计,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降到9.1%。6年间,美国总共因出口限制损失了7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
当然,美国财大气粗,这些损失承担得起。另外,如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所言,这样做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维护美国出口商的利益及保护就业。问题在于,这样做不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从来都不怕封堵。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是在两大阵营的围堵中制造出了原子弹。
“获信任用户”名单违背市场规律
另外,根据美方规定,授权部分中国“获信任用户”无需每次购买高科技产品时都申请许可,经美国政府审核后,能更容易地购买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条件是这些“获信任用户”不能和中国军方有联系,并接受美方人员的“现场调查”。“获信任用户”名单将于7月公布。
设定“获信任用户”,是严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在美国国内,这样做肯定会背负歧视的骂名。笔者认为,这是无奈之举,反映了美国的矛盾心态。就在它犹豫之际,欧盟和日本的对华高科技出口呈上升态势,美国国内有人感到郁闷,争论不断。美国政府的一意孤行遭到不少美国企业的反对。这些美国公司抗议说,扩大对中国出口的管制,伤害的是美国企业的利益,因为许多产品即使美国不出口,中国也可以从其他供应者处买到。
内部争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向中国出口AP1000核技术。为了这个单子,副总统切尼曾来华当说客,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击败法国,可如今,美国国内反对浪潮此起彼伏,好端端的生意有可能被搅黄。长此以往,受伤害的还是美国自身——你不卖给中国AP1000,法国人卖;都不卖,我们自己的技术也完全合格。(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