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文敏摄
经历:苗俭,女,29岁,中共党员,上海航天局第804研究所高级技师。工作11年来,她一直从事某航天关键部件的加工,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高级知识分子汇聚的航天领域,她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24岁便成为技师,27岁被破格评为铣工和数控加工双料高级技师。
荣誉:先后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
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1995年,从技校毕业的苗俭成为上海航天局的一名铣工。
她也曾经遗憾和失落过:一个女孩子成天与油渍和机器打交道,会有什么出息?正在苗俭迷茫的时候,看透她心思的师傅甩了一句话:“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看着老师傅们凭着手上的绝技绝活,神奇地变出一个个复杂的零部件,而自己花了几个小时却连图纸都还看不明白,苗俭十分懊恼:难道自己真的是没有出息的人?
从那以后,苗俭认真向身边的老师傅们学习。航天产品加工的特点可以用“精、急、难”来形容。首先是航天产品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很小的误差都可能带来重大的失败。其次是产品加工任务都是国家急需的武器装备,时间进度非常紧张,有时候从任务下达到完成只有几个小时时间。另外,航天产品的加工,没有国外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必须靠自己摸索。但是既然认定了这条路,苗俭下决心做出一点成绩来。
从此,苗俭与铣床结下了不解之缘。上班时,她认认真真地跟随师傅学习技术,仔细观察,潜心揣摩。下班后,她还在回味师傅讲的话,不弄明白决不罢休。凭着一股钻劲,苗俭很快在技术上有了自己的绝活。工作一年后,她便开始独立操作机床,并参与技术攻关。
804所加工的航天产品中有一个零件叫“翼板”,它需要铣工在不锈钢材料上完成5条圆弧筋板的加工,还有平衡试验小于2克的技术要求。当时,没有数控设备,工人只能靠普通铣床通过近20次的装夹、定位才能完成。以往这种难度的任务都是由老师傅来承担,但车间领导决定让苗俭来完成。在一一攻克刀具、装夹和加工方法等难关后,苗俭终于成功了,零件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忙碌的身影总是带着那股快乐劲儿
在航天领域,一个女孩子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有人曾经开玩笑说:“航天是让女人走开的地方”。苗俭起初还不大服气,但是10多年来,她确实感到,在航天领域要做出一点成绩,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在苗俭操作的龙门数控加工中心里,有的加工材料重达几百斤,行车起吊不能一次到位,装夹需要不断调整,劳动强度很大,这种工作基本上都由男性承担,但是苗俭坚持下来了。
重要零部件照射器天线模胎是个庞然大物,超出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范围。加工时,苗俭仔细测算,大胆采用了多刀具分段加工的方法。由于设计图纸要求的是由公式曲线构成的回转抛物面,为了提高加工程序的计算精度,苗俭将多个软件结合使用,编制出高效加工程序,保证了模胎曲面精度,达到了同行业加工的先进水平。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是苗俭很喜欢的一句话,而她也像这句话描述的那样勤恳地工作、快乐地生活。熟悉苗俭的同事们都说,她忙碌的身影总是带着那股快乐劲儿。
劳动者感言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总是能够成功的,只要你认真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