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婷 通讯员 马胜伟 项志明
明亮的双眼,短而整齐的头发,清瘦的身材,站在记者面前的这位老太太,看上去精神十足。在见到周教授本人前,她带的好几位研究生都向记者“抱怨”周老师步伐矫健,“走起路来经常被她甩在后面”。
周璧华,67岁,北京邮电学院65届毕业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我国电磁脉冲防护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为我国电磁防护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40多年来,无论是治学还是为师,周璧华都堪称一流。
40年前,电磁脉冲战在她心中打响 2003年春节前夕,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校园内一片宁静。
一场关于下一场战争作战形态和作战武器使用的讨论正在电磁脉冲实验楼内进行。
一群年轻的学子围着两鬓斑白的周璧华教授一起探讨国际局势。周教授预测,中东地区即将爆发的战争,美军必将在第一时间使用电磁武器。
果然不出所料。两个月后,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首先使用电磁脉冲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伊拉克军事指挥通信系统、国家电视台等实施猛烈攻击,使伊拉克陷入被动,很快被美军击溃。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而被称为“第五维空间”的电磁空间,更以其“军队战斗力倍增器”的影响力,成为世界各国不惜下大力气角逐的军事科技制高点。电磁脉冲亦被人们称为未来战场的“绝命杀手”。
上世纪60年代,风华正茂的周璧华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线路元器件多次被击穿,实测数据不到预定的两成。随后的研究表明,电磁脉冲是罪魁祸首。为了铸起电磁脉冲的防护盾牌,周璧华像一个冲锋的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然而,由于当时国际上对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在我国几乎是空白,要向这样一个陌生领域发起冲锋,谈何容易!为此,周璧华跑遍了相关的研究部门,四处求教,积极呼吁。
1984年初冬,她在北京出差期间,遇见刚从国外归国的一位研究电磁脉冲的学者。见面时,他和周璧华一样正准备乘火车前往重庆开会,而去重庆的卧铺票非常难买。为抓住学习请教的机会,周璧华冒着严寒在前门售票处排了整整一夜长队,帮这位学者买到了火车票,与其同去重庆。接过来之不易的火车票,这位学者被深深感动了。接下来的几天,他主动将一些国际上关于电磁脉冲的最新资料送给周璧华,并与她一起探讨电磁脉冲防护方面的技术难题。
1985年,45岁的周璧华申请到了第一笔由自己管理的科研经费,开始主持电磁脉冲方面的科研项目。姗姗来迟的事业平台,使周璧华加倍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
从此,只争朝夕的周璧华,像穿上了一双永不停歇的“红舞鞋”,在教学科研园地高速旋转。
5年后,她带领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多用途可移动电磁脉冲模拟设备及配套量测系统,开辟了我国防护工程抗电磁脉冲研究的新领域,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花甲之年冲击世界难题 2000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南京城上空乌云压顶,狂风骤起,响起了惊天的霹雳。雷雨过后,周璧华听说距住地不远处发生高压线被雷电击断的事故后,立即赶往现场。只见马路一旁被雷电击断的两根架空高压线,4个断头烧焦了路面,留下4个碗口大的黑窟窿。同时,她还了解到,附近一些居民楼内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也不同程度地被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毁坏。
亲眼目睹了雷电的严重危害,了解到雷击电流形成的电磁脉冲场可毁伤周围上千米范围内的电子设备及系统,周璧华心中又多了一分担心:如果在战时,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不是也会让军用电子系统陷入瘫痪吗?想到此,周璧华决定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研究这一课题,必须了解雷击点周围形成的电磁脉冲环境。当时,国际上还没有文献报道过雷击点附近实测的雷电脉冲水平电场波形。当一些人劝她别冒这个险时,周璧华却不理会。
为尽快攻克这一难关,在她的建议下,学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了雷电与电磁脉冲研究所。她带领一批研究生,向着该领域发起了冲击。在分析研究了目前国际已报道过的数十次距雷击点100米以内的近场实测数据后,周璧华突破把大地作为理想导体的习惯做法,充分考虑大地岩土介质电参数的影响,终于攻克了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其电磁耦合的世界级难题。那段时间,她连续在《电磁兼容》、《天线与传播》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上发表了6篇论文,引起美、日等国知名专家的关注。
这些研究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它表明人类在与雷电灾害的斗争中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跨入世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研究的先进行列。
为师路上,帮助学生走好每一步 在学生们眼中,周璧华既是一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慈祥的师长。几十年来,她以自己为人为师的优秀品德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周教授每年都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完成大量的学术论文。学生出于对导师的尊重,有时把她作为第一作者排在最前面。凡是遇到这种情况她都把自己的名字改到后面去,有时干脆拿掉。进行学术研究时,只要引用了别人的成果,她都会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交待清楚。
周教授把公家的钱看得很重,却把个人的利益看得很轻。购买实验设备,她精打细算。科研工作对外联络多,有一段时间,来了客人,上至专家、下至学生,她常安排在自己家里吃饭。但遇到同事、学生有难处,总是慷慨解囊,热情帮助。
某研究与测试中心主任石立华是周教授的得意门生之一。1990年,石立华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被免试推荐到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周璧华主攻电磁脉冲领域的“测试信号处理”。在读研期间,他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
石立华硕士毕业留校后,提出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智能材料结构”专业的博士学位。虽然不是本专业领域,但周教授考虑再三,觉得这能帮助石立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便欣然应允了,并为他写了一封分量很重的推荐信。学成归来时,恰逢解放军理工大学正式招收首批博士后,她又鼓励石立华在她那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年3月,在周璧华的积极促成下,石立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年4月回国后,周璧华主动带着他积极向上级申请科研项目。不久,由石立华主持的一个科研课题便由上级机关批准立项。
在周璧华的精心指导下,石立华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5篇,参加了11项课题研究,其中7项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等,1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周璧华的热心在理工大学是有口皆碑的。对于年轻教员,不管是本专业领域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周璧华都特别愿意帮助他们,积极扶持他们成就事业。
2001年,教员陈晓宁从某部调到学院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工作,恰好与周璧华同住一栋楼。经常的相遇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陈晓宁是位“双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高压断路器智能操作”研究,具有非常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厚实的专业功底。而当时,陈晓宁在教研室却没有任何科研项目。得知这一情况,周璧华便有意识地为这位年轻人留意机会。
在一次会议上,当总部领导提出有关电力传输的问题后,周璧华立即想到了陈晓宁,先后4次带着小陈到北京申请项目。缺少研究经费,周璧华又拿自己的科研经费为她提供赞助。当陈晓宁写完项目申报书后,周璧华又亲自帮她修改完善,对申报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对每一幅图表都认真修改。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陈晓宁很快就申请到了一项能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已经两次延长服役年龄的周璧华,正向组织要求继续延长服役年限。“如果离开了办公桌,我不知道我每天还能做什么!”——这也许就是一个纯粹的科研工作者的人生追求吧。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照片:周璧华教授(中)与科研人员一起交流。潘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