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超的父亲张英才走过破烂的小院准备下地,家虽贫困,但他顽强地顶着 本报记者 苗波 摄 |
贫困生挣钱给奶奶看病(图)
“我从上高中开始,暑假都坚持去建筑工地当小工,你们的助学活动我根本不知道,是哥哥把我从工地里找回来的,我挣钱还要给奶奶看病……”面对记者的提问,张育超强忍着泪水。
他,一米八的个子、瘦弱的身体,头发、衣服和胶鞋上沾满了泥巴,这是记者见到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办庙张村西院组贫困生张育超时的情景。今年高考,他考了510分。
昨日,本报记者前往张育超家里,三间土坯房间间都是危房,一个大锅摆在屋檐下,而正顶就是塌陷的屋角,泥土落在大锅旁边,一个老婆婆正在锅里煎饼子,锅盖就放在地上;从老婆婆房里抬头可看见天空,屋角里落了一大堆泥土,一个高约2米、直径1米的铁皮桶是一个粮仓,是借别人家200元买的,旧式缝纫机上铺着几张白色磁片,就是写字台。
炕上的席子是由两张破席子拼凑而成,掀起席子炕上塌了个洞,凸凹不平,被褥也很陈旧。张育超的父亲张英才介绍,这些东西都是好心人救济的,家里没有一个值钱的东西,因厨房漏雨就把锅临时设在屋檐下。“唉!我们生活过得太艰难了,真是缩衣节食,没有像样的东西。”
张英才说,家里共6口人,老母亲和老父亲已疾病缠身,他自己下肢残疾,妻子是聋哑人,小儿子今年上高三,家里唯一经济来源就靠大儿子在西安打工。现在儿子打工回来时给奶奶买点药。张英才说,他们这一代吃了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大亏,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大学。
临走时,张英才千叮咛万嘱咐,他真诚地希望爱心人士帮助他们,虽然儿子在西安打工,但高额的学费还是让他们发愁,如果有人帮助,他们将一辈子牢记人家恩情,等儿子成才后一定报答人家。 本报记者 郭魂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