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其他四位同学,马海光(左)在钟楼附近一酒店找到了工作接受培训 |
|
昨晚10时30分,王红业(前)、刘勇没找到落脚地,只好在南门广场的草坪上过夜 本报记者 蔡勇 摄 |
直走到甜水井附近,张溪石才发现走错路,站在毒辣的太阳下,汗水已挂满额头。张溪石问高策:“要不先到城墙根转转,万一找不到工作,晚上就睡那儿。”高策没回答。
调头后,两个人开始边走边问。饭馆是首选,但两家知名的快餐店都明确表示不招短工,一家卖饮料的小门面也拒绝了他们。除了介绍活动内容并希望商家收留外,他们没有别的自我推销方式。
只有一家眼镜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会问问经理。张溪石很兴奋,对高策说:“要是只留一个人,你留下,我接着找。”然而,等待了几分钟后,两人也被经理拒绝。
忍饿走到康复路仍“求职”未果
21元钱两人舍不得花,硬生生顶着太阳,从西大街走到了康复路,想着那里找份体力活应不成问题。没找到工作之前,谁也没心情吃饭,连瓶水都没买。
但康复路依然让人失望。他们想当搬运工,想蹬三轮车,“您好,我们是体验生活的大学生,想找一份工作……”话还没说完,就被老板们一口回绝。一位老板把两人推到了工商所,但工商所表示招工是商家个体行为,不能干涉。
从西大街到康复路,走过了许多门面,询问了15户商家,工作还是没着落。但张溪石和高策并没失去信心,并表示两人不会分开,要团结到底。他们已经忘了饿,谋划着晚上到夜市碰碰运气。
7月16日晚,张溪石和高策也找到了住处。一位素不相识的在校大学生收留了两人,三个人挤在一间闷热的民房内过夜。
而队员王红业和刘勇花了两元钱买馒头和咸菜充饥。在拒绝了一家酒店“只管吃住,但不发工资”的工作后,决定露宿过夜。他俩把报纸铺在南门外的草坪上,便一屁股躺下去。“今天走了那么多路,真是不甘心。”王红业狠狠地说。
而独自出行的马海光却在一家酒店应聘成功,正在接受培训,那里管吃管住。因为服务行业不能留胡子,马海光便花两元钱买了指甲刀,将胡子剪掉。而他打动酒店的理由很简单:“酒店支持大学生的活动,就把我收了。”
记者 蔡勇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