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社区医院缺乏全科医生,很多病大夫都不会看,市民反映,难以信任社区医院。记者昨日了解到,广东将在三年内完成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医生持证上岗。
市民不太信赖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质量不够理想,没有相应的配套设备和技术手段,许多疾病、甚至是常见病在基层医院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2010年完成全科医生培训
省卫生厅在提案答复中表示,完善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工作已在全省铺开。到2006年5月,全省已认定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25个,目前已培训全科医学教育教师626名。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正逐步设立全科医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目前,广东已制定了《广东省社区职业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学计划(试行)》,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力争2010年完成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
提高医保支付比例
此外,省劳动保障部门也提出,扩大医保定点范围,并通过降低起付线和提高支付比例引导医保参保人员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参保人患有各地纳入医保的门诊慢性病、门诊特定病种,确诊后主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算,可以实行按项目付费,也可以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采取总额预付或按病种定额付费。
社区医生上门服务最怕纠纷
本报讯 “社区医疗机构最大特色就是能上门服务,但上门服务无法可依。”昨天,在广州继续调研社区卫生体制建设时,有全国人大代表对社区医生上门服务表示担忧。
社区中医服务增长迅速,带来的就是社区医务人员上门服务问题。现在在广州一些社区,已经出现社区医生上门为病人提供服务。但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生在医院注册,只能在医院行医。否则,外出行医出现纠纷,将难以认定医院、医生的责任,甚至会给上门服务的医生带来两难境地,由他独自承担一切后果。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说,她曾问过一家社区医疗中心,该中心家庭病床仅限于换药、推拿,不包括上门打吊针,这主要是怕出现过敏反应引起纠纷。
昨天,广州荔湾区副区长江东在向全国人大代表汇报时透露,该区积极推动中医药进社区,目前已有荔湾区华林、龙津等8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荔湾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去年已建立了家庭病床2356张,社区中医服务51万人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荔湾区卫生部门负责人介绍:上门服务会有一定的风险,但社区居民非常需要。他介绍,现在上门服务时,社区卫生站一般会派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出诊,事前也先和患者签署协议。
昨天在调研中,荔湾区﹑海珠区相关领导在汇报中相继提出,政府应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列入事业单位的编制,保证社区卫生站的医务人员安心基础层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