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增的毕业生以几十万的速度递增 |
“找不准定位,研究生毕业后也成问题”
作者:计库 摄影报道 来源: 网络报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每年比夏季气温还要热的话题。我国每年新增的毕业生以几十万的速度递增,由此给我国社会就业岗位带来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今年高校将有495万的就业大军涌入市场。面对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行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事人,无疑是除政府部门、学校、家长之外最“发愁”的一方。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每年比夏季气温还要热的话题。我国每年新增的毕业生以几十万的速度递增,由此给我国社会就业岗位带来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今年高校将有495万的就业大军涌入市场。面对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行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事人,无疑是除政府部门、学校、家长之外最“发愁”的一方。新近的社会调查显示,工作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大的烦恼。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就有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采访了孙文博老师,希望他能给毕业生“指点迷津”。
《网络报》: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令人堪忧,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交大的就业情况。和全国高校总体就业率相比,是否乐观?
孙老师:我们学校今年的本科毕业生有3660多人,其中3400多人属于非定向,还有200多人属于定向,而研究生有2000多人。交大一直以来就业率都处于上游,今年达到百分之九十四以上,这和交大的名牌地位有关,综合全国的大学就业情况来看,平均也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网络报》:这个比率应该算是很高了,有这么高吗?
孙老师:公布出来的是这样的。
《网络报》:不管实际数量如何,从当前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您认为造成“不就业”的原因有哪些?
孙老师:原因可以说很多,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选择,有些选择考研;有些出国;有些不愿意到基层、中小城市就业,找不到和自己期望值相符的工作,跳来跳去最后成了待业青年;还有一些是能力比较差,实在找不到工作;有些靠家里大人养着,一些有钱的家长认为无所谓,没钱的家长心里很着急,对学生来说,“啃老”其实就是啃自己,自己要有资历才行。还有一些同学毕业就开始创业,对于他们这种积极行为,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网络报》:对于这群“不就业族”,您能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吗?
孙老师:考研是当前大学生的选择,但在作出考研决定之前一定要找好定位,从目前的形式看,如果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即使考上了毕业之后工作也成问题。对于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应该转变就业的观念,如果可以将学来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作和西部地区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能力稍差些的同学,可以考虑毕业后到技校学习一下,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有些毕业生,在硬件组装还不能过关,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技能培训。最后要说“啃老族”,自己应该争口气,改变依附心理,家长也要有“拒啃”的心理。
《网络报》: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上,政府部门是不可忽视的参与角色,今年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方针推动毕业生就业?
孙老师:各地部门也在积极落实有效的措施拓展就业途径。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在积极配合,开展有效的校前校后的职业指导等工作。北京等城市面对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很密集。
劳动部下发的文件表示,今后要开展互联网就业服务,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联合招聘周”。
对于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等省份,国家也给了优惠政策,如帮助偏远地区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等。我校还设立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奖励办法,最高奖金达到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