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医院医疗价由百姓定 治感冒到底要多少钱?
记者体验 小小感冒费用相差近10倍
红网7月27日讯 (记者 洪湾) 近日,长沙中山医院向社会发布,他们将拿出20多种常见病的医疗成本由收费项目成本给市民定和200多药物价格实行“零利润“的消息,这一消息引发广大市民质疑:目前,医院治疗一个感冒的费用各有千秋,那中山医院治疗一个感冒需要多少费用了,比别的地方低还是高了?
带着同样的疑惑,正巧身患轻微感冒的记者索性借治疗感冒之际走访多家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诊所,在治疗自己感冒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医院的收费标准。
记者第一天共走访了长沙比较有名气的11家民营医院,这些医院从挂号费到药费价格都参差不齐。一个普通的感冒加上挂号费、药费、注射费最高的达到了193.5元,而最低的医院却才22.4元,中间的价格差达到了8.6倍。
民营医院如此,尚可理解,毕竟市场决定价格。但记者随后走访的湘雅、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4家公立医院所了解的情况,虽然不像民营医院价格那么天壤之别,却也是多寡不等。这4家医院给记者划的价分别是50.5元、38.2元、33.7元和98.4元,从价格上看,总的说起来,要比某些民营医院的报价厚道许多。
一不做二不休,记者还走访了附近的君健门诊部、芙蓉区湘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湖区湘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社区诊所,这些直接服务社区居民的便民诊所在记者病历和处方上划的价分别是86.4元、61.5元和24元。
稍稍统计一下不难得出,目前在长沙治疗一个普通感冒,平均需要花费60余元钱。而中山医院的那句“医院诊病,患者定价”的豪言壮语尤在耳边,让记者不禁纳闷,这究竟是中山医院“让利于民”的义举还是一个宣传炒作的噱头。医院又将如何兑现承诺让市民定价这一概念,对于广大患者而言,不谛是天大的福音。然而,这家医院公然向社会宣示的“市民定价”和“零利润”行为,即便不是为找噱头吸引市民的眼球,也可能是对其它医院的公然叫板,挑战业界的“潜规则”。作为民营医院,一家由“市民定价”并“零利润”销售的医院,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又如何能生存下去?
·相关评论
回归民意的医疗价格,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刘永涛
与学费、房价一样遭人诟病的医疗收费,在记者一次日常调查中,再次显示出其“药价普遍虚高”的症候。一次普通的感冒,11家民营医院11种价格,最低的22.4元,最高的193.5元!其余大多也达100元左右。小小感冒如此,一旦大病,万千百姓,情何以堪?!
治疗感冒这样的最常见的病痛,犹如一面镜子,它往往能让我们窥见医疗市场“潘多拉盒”的真相——医院通过高价销售药品获得差价收入,以补偿运营成本,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从本质上讲,在这样的财富生产链必然是对于民意、民生的偏离。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7%;财政拨款等约占5%。这种“以药补医”的政策,曾在促进医院发展,满足公众基本医疗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此种特殊经营机制与补偿机制的不断演进,多开药、开贵药的“潜规则”风行市场,而病人的“苦难感”终至日益沉重。
一个事实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从1998年起,我国药品连续10多次降价,各省市更是着眼于自身实际,做出多种趋于合理性的调整,然而在一次又一次“降价”之后,似乎依旧未能抵达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居民平均每次门诊的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此次调查结果中,治疗一次感冒若以100~200元计,恐怕也要占去一个普通民工的月薪的五到十分之一,此等比重,只怕会给人揪心的疼痛。这让笔者想起,此前曾有报道称,某领导一次感冒花去上千元。若民工也要如此代价,一个月的血汗钱转瞬化为乌有,这“救死扶伤”的治疗岂不可能成了“扼杀生命”的绝望?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在秉持人道和坚守公平正义依旧是众多医疗卫生从业者终极性的诉求时,我们不断看到“平价医院”、“平价药店”、“一元钱感冒药”等等标语和呐喊,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表达了公众对药价回归的焦虑。而新近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饱受争议的事件——民营的长沙中山医院日前推出近20项治疗收费项目“请老百姓来定价”,择选近200种常用药品零利润销售,无疑是对“平民药价”的强烈回应。(《长沙晚报》7月25日)或者说,它将医疗市场和民众的双重渴望外化成具有“叛逆”况味的行动。
必须指出的是,除了名目繁多、例行公事般的价格听证之外,似乎还没有哪家医院公开打出“请老百姓来定价”的旗号。我们知道,虽然药价虚高已是公开的事实,但由于药店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价格默契,形成了一种让百姓无奈的价格平衡。这时候,出现打破默契和平衡的“平价”行为,无疑有助于撕开药品价格的铁幕,促使药品价格回复合理水平。以此观之,长沙中山医院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中山医院这种公布成本,讨论定价的方式,在规范民营医疗价格市场和寻求民本和市场的有效融合上,这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探索。
由此,医疗价格若能更多地渗透民意,凸显民本,给百姓必要的话语权,真正体现出人性和温情,真正以行业短痛换来百姓健康之福音,当为天下黎民之大幸也。倘若过多地“照顾行业苦衷”,漠视公众的基本需求,那么,一个期待服务并渴盼“理性消费”的主体——百姓,将依然面临“就医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