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6所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近日给上海地铁运营公司领导写来一封信,信封中夹带着10元钱,信上说:我们将(买票时)少买的金额寄还给贵公司。原来,这10名学生在7月17日晚乘坐上海地铁购票时,买错了票,出站时无法通过闸机。
由于不熟悉情况,加上时间紧张,10人直接越过闸机出了站。回住地后他们发现是因为当时每人少买了1元车票才导致出不了站,于是大家一致决定:集体补上少交的钱。(见7月29日《今日早报》)
据报道,这封来信在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引发较大反响。公司每天迎送100多万人次乘客,不时出现逃票、漏票现象,而这10元补票款牵出的是10名杭州学生诚信为本的价值观。他们的故事让不少人很是感动。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但在一些地方,诚信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今年3月,民革安徽省委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诚信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高中生。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诚信反而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80后”青少年身上。
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其中重要的一条理由是说“80后”普遍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的确,考试作弊、简历注水、欠助学贷款不还,一些“80后”青少年把诚信当儿戏,甚至称坚守原则的人是“傻子”,这样的现象影响着人们对“80后”青少年的整体评价。客观地说,这并不只是“80后”青少年才有的问题,而是社会诚信意识普遍缺失的一种折射。而杭州市6所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80后”青少年并非“缺少诚信”的代名词。
我想,在这10名学生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以及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我更希望这10名学生的行为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诚信的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每个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来自于生活点滴中的坚守,更来自于每一个榜样的示范效应。
如今许多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往往把“品德”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微软公司前高级副总裁李开复曾写道: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微软公司在用人时非常强调诚信,我们只雇佣那些最值得信赖的人。
笔者期待,这10名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