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革安徽委员会的一份关于青少年诚信的调查令人心情沉重。调查表明,在个人诚信行为方面,小学生诚信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且随着年龄增长,诚信出现负增长。
按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所受教育的增多,青少年理当越来越知书达理,为何在诚信上出现了“越大越不如”的情况?从调查来看,家庭、社会、学校是对青少年诚信意识和行为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但调查显示,77%的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行为”的是“说话不算话”,不少孩子认为自己父母在诚信方面做得不好。父母的行为对青少年诚信品质的影响举足轻重,一旦父母在生活中不讲诚信,言行不一,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诚信意识。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老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但在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学校和老师自身的诚信就有问题。一些学校,在各种指挥棒和现实利益面前,违规收费,搞形式主义以及招生工作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诚信行为。学校和教师的言行不一,使得高达60%的高中生认为,在当前招生考试制度下,最大的“利益”就是分数和升学。这不仅诱导他们不注重诚信品质的培养甚至被迫造假,也诱导家长和学校对学生信用品质的漠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有浓厚认知兴趣的孩子,在性格塑造和道德养成上,外部社会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内部教育的促进力。这次调查中,75%的高中生和85%的初中生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列在负面因素的首位;60%的学生认为商家诚信一般或不诚信。社会诚信大厦的残缺,造成失信现象的恶性循环。在孩子们中间,出现了接触社会越多,耳濡目染的腐败、诈骗、造假等行为越多,对他人、对社会的诚信就越怀疑的现象。社会盛行的各种潜规则,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格,“诚信吃亏”的投机心理,都消解着孩子对“诚信”的正确理解。而流行文化、恶俗文化中的各种反诚信宣传,更使青少年陷入认知迷茫。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诚信意识如何,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诚信度。共同筑牢青少年诚信的坝基,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起全社会的诚信大厦,夯实诚信基础。只有“诚实不吃亏”的社会大环境,才能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学子。遏制孩子们诚信负增长,首先要从改变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