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顾威)如何使工会工作让最广大职工受益?辽宁省鞍山市总工会的做法是,坚持重心下沉,将工会的维权服务举措落实到基层。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该市作为企业管理部门的8大工业局和4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相继撤消,使市总工会与基层工会之间出现管理上的断层。
同时,非公企业迅速发展且大量集中在乡镇,而这又是工会工作的薄弱环节。鞍山市总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变化要求工会工作必须在工作思路及工作方式上进行调整。
2005年9月,鞍山市总机关实行了“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模式,即每年抽调三分之一干部下基层任职,三分之一干部开展调研工作,三分之一干部留机关办公。目前,该市总已经累计下派了50名机关干部到县、区、乡镇及非公企业任职,第二批下派干部9月份将结束在基层工作,第三批正在酝酿之中。这些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基层工会,不占基层干部指数,不需额外开支,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会人员配备不足、力量薄弱、维权任务日趋繁重的难题,同时,带动了县、区和基层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了基层工会工作。
针对大多数乡镇、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多为兼职及“端老板饭碗不敢维权”问题,该市总在辽宁省工会系统较早地开始了由上级工会委派工会主席的尝试。目前,由市总及县区工会聘任、由市总及县区工会发工资,目前已向4个城区及高新区和海城市的60家非公企业委派了工会主席。由于解决了工会主席“端老饭饭碗”问题,使这些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服务职工的“品牌”。截至目前,鞍山市总工会已经建立起7个县(市)、区困难职工帮扶分中心、46个街道服务站、198个社区服务点,鞍钢、三冶等大型国有企业和部分规模较大民营企业也陆续建立起帮扶机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覆盖的服务网络。
为提高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的力度,鞍山市总工会坚持把钱花到基层。近年来,市总相继投入1800万元,用于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及困难职工救助。今年3月,市总又出资为7个县(市)区总工会困难职工救助中心配备了7台旅行车,加上市总本级及鞍钢的2台旅行车,启动了9个“万帮流动服务站”,流动服务站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工地、进家庭,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送温暖、送医疗、送法律、送技能,受到职工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