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论坛/
本报评论员
本报记者梁文祥因积极参与小区维权遭殴案告破不足1月,广州再曝业主被打案。近日,四年来为了小区维权数次与开发商对簿公堂的白云畔山花园业委会主任李迎秋,前往应诉一桩可能导致开发商利润损失的官司时,在离家门口不到20米的地方惨遭三名男子疯狂砍杀。
之前,李迎秋一度宣称将公布开发商向他行贿证据,信心百倍地以为会胜诉。显然,这个光天化日之下的暴力事件恐怕在李迎秋意料之外,虽然他已事先屡次收到“末日恐吓”。
本案看上去显得疑云重重:为什么李迎秋偏偏就在维权应诉的路上被砍?如果开发商的丑闻不会被预感到有可能在这场官司中曝光,李迎秋还会被施暴吗?尽管正式的警方调查结果还需要假以时日,这些疑问仍在无形之中启发了公众,使数家本埠媒体将之描述为又一个地产暴力事件。这或许并非胡乱扣帽子,无中生有,妄加揣度。观之这次李迎秋遭砍杀事件,与历年来的地产暴力事件看起来并无二致。对于业主的维权行为,无论是地产商,还是物业管理公司,最初采取的手段往往是以利诱分化业主;倘若不成,就继之以断水、断电、电话、短信、公告等加以辱骂、恐吓和威胁;如果此计又不成,则祭出撒手锏,以刀枪棍棒“伺候”,酿成流血事件。
安居,是每一个公民的渴望。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许多业主不得不为了安居付出血的代价;更让人不堪的是,流血之后,安居仍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梦想。在自我组织集资建房被设置诸多制度门槛的大环境里,如果任由地产暴力肆意蔓延,最终可能形成一个可怕的后果:你只有选择地产商,不过是这个地产商或那个地产商而已,小区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集中营”,而开发商则僭越而为城市之王。在此情势之下,每一个人,不论身份高低贵贱,都必将成为弱者,陷入和千万普通业主“集体被囚”的惨境。这局面,就像在黑手党盛行的年代,每一个意大利人均谈之色变。
在地产暴力事件中,业主几乎从来没有取得过完胜。原因自然如同一团乱麻,头绪纷繁复杂。规划部门、房管部门的失职甚至是故意纵容,在许多贪腐大案中屡见不鲜;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迟迟未定,业主寻求正义的组织成本十分高昂;物业方面的法规,也是漏洞迭出。民间既无法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形成有效监督,业主也不能快速高效低成本地组织起来,维权行为就只好在制度性迷局的“城堡”之中四处碰壁,最后演化为暴力事件乃是必然。
开发商的耀武扬威之态已经持续刺激公众神经多年,与之相伴的是公权的软弱无力。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有免威胁和恐吓的自由。然而,和许多受到安全恐吓的维权业主一样,本案中的李迎秋却不得不靠买保险来给自己安排后事。在他眼里,公共权力似乎并不能为他提供安全保障。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到什么时候,地产暴力事件才能在公权的积极作为之下化于无形?究竟到什么时候,地产暴力事件才能发生一起,查处一起?这一次砍人的到底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