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化德县公腊忽洞乡丰旺村南头最显要位置,矗立着一块刻有“脱贫不忘解放军,幸福全靠共产党”的石碑,碑的背面记述了内蒙古军区三级领导机关的扶贫业绩。
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像这样的石碑比比皆是,子弟兵投身经济建设、支援驻地群众的一段段感人故事,更深深地刻写在边疆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打井找水为经济腾飞输送血液 1992年冬季,金川开发区建设之初,这个地区一口井也没有。在北纬40度的高寒地区打井,一直被视为禁区,先期几个打井队都没打出水,留下几个黑窟窿走了,后来再也没有人敢揽这个活儿。水的问题成为工业园区的头号大事。关键时刻,内蒙古军区把给水工程团拉了上去。60多个日日夜夜,钻机轰隆隆没停过,终于打出了一眼日出水量2000多吨的甜水井。
由于长年干旱少雨,水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瓶颈。内蒙古军区机关和部队先后组织了12个勘探钻井分队,对西北边境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水文地质普查。又对边防线纵深20公里地域进行勘察,详细掌握了八千里边防线的水文地质情况,填补了内蒙古边境地区无水文资料的空白。并实施了"95.2"工和"380"工程,解决了边防一线近10万军民用水难的问题;让5万农牧民喝上了标准的卫生水;1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彻底得到解决。
扶贫扶智为经济腾飞培植后劲 兴安盟扎赉特旗白音塔拉屯,曾是国贫旗里最穷的屯,十年九旱,年年缺粮。兴安军分区与该屯建立了帮扶关系,投资为该屯建了牧场、购进了种羊;通了电、通了水;修了路、架了桥。在兴安军分区的帮扶下,该屯走入富裕村屯的行列。
自1996年起,内蒙古军区推行团以上单位定点帮扶工程,先后投入劳动日70多万个,累计帮扶3500多个村屯的20多万贫困户,使他们脱贫致富。
刚刚脱贫的农牧民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因病因灾而返贫。内蒙古军区变生产扶贫为科技扶贫,各级人武部门主动与当地科协、农牧科技站等部门密切配合,以"民兵训练基地"和"青年民兵之家"为依托,进行科技讲座,普及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培植农牧民持续增产增收的后劲。据统计,各级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5万多期,培训致富骨干30余万人,其中有2万人成为乡镇以上农业技术员;建立民兵科技示范点6214个,示范户34561个,初步形成了以民兵为骨干的科技扶贫网络;组织民兵开展"绿色证书工程"活动,有20多万民兵成为当地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技"小专家";2800多个民兵科技推广小组活跃在广大农村牧区。
2000年,驻锡林浩特市某边防团启动了"1+1"助学活动,每名团领导与一名失学儿童或家庭特困生挂钩结对,出资为他们交纳学费,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此后,内蒙古军区推广了这一模式。近几年来,内蒙古军区各部队共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希望小学"11所,帮助8300余名失学、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口岸建设为经济腾飞安装引擎 满洲里口岸建设初期,驻地边防某团主动请战,出动人力投入市区改造工程,数百名官兵挽起裤腿,奋战在冰冷的泥水里,清泥浆,铺砂石。为解决满洲里市用水不足的难题,部队组织了近百人的突击队,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了3000米艰难地段的施工任务,将30公里外的地下水引进市区。
位于额尔古纳河畔的一个简易口岸,过去只有一座枕木搭就的便桥,某边防巡逻艇大队官兵既出资又出力,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横跨界河,今年年底即可通车。
近年来,驻边防口岸部队出动大量人员美化口岸环境,参加边境公路、水路和航空口岸建设,积极与对方会谈会晤,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18个边境口岸提供会晤机会400多次,派翻译人员1000余人,出动人员帮助装卸货物50余万吨,传递各种经济信息3500多条,为国家节约资金500多万元,为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做出了贡献。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哟,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发自心底的歌声在内蒙古千里草原回荡。
在新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之际,能歌善舞的草原儿女,唱起悠扬的长调,跳起欢快的舞蹈,蓝天下的辽阔草原漫溢着无边的欢乐。
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内蒙古的发展,十分关心内蒙古各族群众。60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照耀着这片英雄辈出、充满传奇的土地,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390多万各族儿女续写出新的传奇。
访谈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