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康》杂志
沙漠革命:沙产业水资源是关键
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灾难。
曾几何时,一切发生了变化。
沙漠不再是灾难而是财富。沙漠掘金、沙漠成金。大力发展沙产业,启动中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使沙漠变成人类的福祉。
这绝非神话!
★专题策划/《小康》编辑部
采写、摄影/《小康》记者 李秀江 陶卫华
谈起沙漠,最常见的形容词是:广袤、荒凉。
谈起草原,虽曾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佳句,这一美景如今却像是一个美好传说、无处可寻出处。人们更常看到的景象是:荒漠化一天天无情吞噬已干涩不堪的草场、农田,直到侵入城市的边缘。
西部的153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连带周边日渐沙漠化的荒地,被视为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年复一年,生活在她怀抱里的儿女饱受其苦,贫瘠孱弱。
与天地斗、与沙漠斗,上个世纪50年代,英雄主义者们曾喊出“消灭沙漠”的口号,结局却是不断迷失在这“死亡之海”里。
沙漠,真的是人类的灾难吗?
有一个声音振聋发聩:“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沙漠就不是害,而是宝!”
1984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沙产业”的概念,并预言:“接替信息产业革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我们将迎来以生物技术为中心的知识农业时代。”这一现代大农业的范畴,涵盖了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及海产业。
变灾难为财富,这绝非如同“消灭沙漠”一般的英雄空想。
如今,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在我国东部的沙荒地上,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上,“沙产业”的非凡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沙漠不应是被消灭的对象,而是应该被充分利用和开发的对象,沙漠掘金,沙漠是金,大力发展沙产业,沙漠可以变成人类的福祉。
沙漠革命,首先是一场人类的观念革命。
沙漠革命,更是一部人与自然科学共生、和谐相处的浪漫交响曲。
“用100年完成这个革命”
沙产业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
“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钱学森说。
很多人不知道,造原子弹的钱学森同时还是沙漠开发的启蒙者。
这个为中国创造出“两弹一星”奇迹、一生成就辉煌卓著的伟大科学家,后半生最牵挂的问题,却是西部的沙漠戈壁。
1984年,他超前地预言:“我们将要迎接信息产业革命”,这一预言已成现实。而信息产业革命之后,又将有怎样的未来?对此,钱老的结论是:接替信息产业革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我们将迎来以生物技术为中心的知识农业时代。
这一现代大农业的范畴,涵盖了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及海产业。
很多人不理解: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沙漠,竟然也可以成为产业?
钱老说:能。不仅能,而且还能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我冒叫一声:发展沙产业”。
“沙漠并不是一片荒凉”
早年研发火箭时的经历,给了钱学森特别的灵感。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曾到过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河边,旁边都是沙漠戈壁。钱学森在工作的间隙中到处跑跑,发现原来自己理解的沙漠戈壁概念不对。
“沙漠戈壁并不是一片荒凉,而是有不少其他地区没有见到的动植物。每年基地要发展生产,就是挖甘草,挖出一大卡车一大卡车的,我跟基地的人说,你们这么只挖不种,挖光了怎么办?还有基地的伙房挖梭梭树,说木头好,烧时火旺,我就说老挖不种挖光了怎么办?我就从这里得到启发,觉得沙漠戈壁不是完全不毛之地,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管理。”(见1994年钱学森院士在会见沙产业研讨会代表时的讲话)
此后40年,如何用新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戈壁,合理开发沙生动植物,让生物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财富,成为钱学森院士的重要思考范围。
过去人们总把沙漠当成一种危害。但钱老认为,沙漠也有其特点,最大的特点是阳光充沛,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靠阳光,这一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沙漠缺水是一个制约因素,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如微灌、滴灌等,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以色列在这方面就解决得很好。充分利用日光、生物技术,沙漠上完全可以进行农业生产。
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和农田面积一样大,大部分面积有降雨、有植物生长。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种的药材,但也只采不种。沙漠和戈壁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沙漠不可怕,穷于斯,富裕于斯。”深受钱学森思想启发的著名沙业专家刘恕教授认为,正是科学认识沙漠,使沙漠开发的思想转化了传统思维。
1984年,时任《内蒙古日报》科学副刊责任编辑的郝诚之鼓起勇气给钱学森写了一封约稿信,令他做梦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钱老应约写来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钱学森在信中说:内蒙古13亿亩草场的产值平均只有0.20元,这太低了。原因是转化得不够。新技术用得不够,没有系统工程的思想。
他举例:草原的草养肥了牛,牛的乳、肉、皮、脏器、骨头都转化增值了,但把牛粪浪费了,现代科技告诉我们:牛粪可以养蚯蚓,蚯蚓可以喂鸡,鸡粪可以养鱼,鱼又可以分层,鱼塘的水在密闭的水泥池子中加上青草可以生产沼气,沼气可以照明、发电,加工饲料,搞工厂化养殖;作为替代能源,可以放电影、电视、搞卫星接收、远程教育;生产要素集中了,人口集中定居了,工商业发展了,就可以建草原小城镇了,他把这种小城镇叫作“草原新村”。
钱学森在其后有关信件中指出,草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通过生物,创造财富的产业”。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
这两大产业连同农业、林业、海业被钱学森并列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即知识密集型的沙草产业。钱老说:“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
从1983年至1999年16年间,钱学森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通信计186封。其中涉及沙草产业内容的就有47封,包括同国家领导人李鹏、宋平、田纪云、姜春云,知名专家钱正英、任继周、刘恕、田裕利,部门领导高德占、徐有芳,科研人员王明和、李毓堂、张志美,基层同志马西林、额尔敦布和,乃至编辑记者的通信。
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蒙古族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深情回忆说,内蒙作为钱老知识密集型草产业、沙产业理论的孕育之地、试验之地、示范之地,钱老1984年以来用40多封书信,对内蒙古的战略规划、持续发展、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西部地位、科研试点,给予了十分具体的科学指导。直到94岁高龄,还在北京家中亲切地听取我的汇报,并当面给予肯定。钱老希望内蒙古重视13亿亩草原,“下决心抓好草业这件大事”。他曾恳切地说:“一旦内蒙古带好这个头,全国的草原利用好了,草业兴旺发达起来,它对国家的贡献不会小于农业!”
钱老的身体力行带动了一大批学者。
曾与钱老保持多年书信往来的科研人员李毓堂,后来成长为著名的草业专家。他在内蒙古、新疆等20多省区40多县旗的草原草山搞了10多年的“草业系统工程试点”,把草产业建设成了种草、养畜、加工、生产、科研、培训、产供销一体化的多层次、高效益的综合性产业,在实践中创立了中国草业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1990年1月,钱学森致李毓堂的信中写道:草原草产业是目前最差的。发展草产业的必要环节如组织服务集体公司、政府组织及地区建设现在无人管,国家农业部也顾不上!而且需要为40多亿亩草原投资几千亿元!所以,我还是建议国家设国务院草原管理局。
其后,这一建议被关心草业的学者们反复提出。至今,接受《小康》采访的专家任继周、李毓堂仍耿耿于怀,忧心于体制之限。
中国的草地面积达4万亿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41%,是农田面积的4倍,林地面积的3倍多,在全世界,我国草地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排名第二,但畜产品产量只相当于这些发达国家的1/20。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草被称作‘绿色黄金’,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屯田垦荒和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草业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牧草需求量为1000万吨,而生产能力只有200万吨,且供需缺口每年增长10%。我们的草业开发大有潜力,也可以说是商机无限。”李毓堂如是表述。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