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飞鹏)记者昨天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十一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孵化”出5至10家年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在1000件以上的强极企业,20至30家年国内外专利申请量500件以上的次强极企业。
届时,中关村科技园区将成为在全国都有影响和示范作用的专利技术产出和应用基地。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19000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全市的20%,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全市的25%,已经成为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重要源泉。
在市政府将于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专利促进工作的意见》中,记者发现,在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要建设成为一个“支点”:将通过建立标准化专家库,鼓励和支持有关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措施,力争在五年内使示范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数量、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虽然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重要源泉,但仍存在“缺少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和一定数量专利的企业、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不强”的“短板”。
为克服“短板”,本市亮出三招:一、依托现有的“专利引擎”工程,加大对园区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园区企业申请国外专利的比重,夯实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基础。二、实施“企业基于公用公知非中国专利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通过对国外公用公知技术的信息开发和利用,协助企业在国内进行利用或二次开发。三、建立专利评估体系和交易平台,打通专利技术的融资、交易和产业化渠道,加快专利技术转化。RB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