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黝黑的面庞、满头的白发、直率朴实的谈吐和一双满是沧桑的手,谁能想到,展现如此“动人风采”的却是一位著名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四十多年全身心扑在科研创新工作的第一线,被人们誉为“测绘界的袁隆平”。
走近他,感受他朴实无华外表下的那颗矢志不渝自主创新的心,令人感佩。
这颗心,充满着浓浓的报国情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我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进口精密测绘仪器的落后状况,刘先林誓言要改变这一局面。几十年来,他始终胸怀这一理想,以一种不服输的决心和勇气,潜心钻研、不懈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测绘科技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出了一条中国人的自主创新之路。
这颗心,充满着执着的科学追求。创新是一条艰辛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在科技发展中的任何一点创新,都需要敢为人先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刘先林形容测绘科研就是在“地狱”中不停地艰辛探索,谁最能吃苦,谁最能坚持,谁才能最后走出去。正是执着于对自主创新永无止境的追求,他才一刻不停地努力拼搏,不断取得新成果。
更为可贵的是,他的创新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应用上。事实证明,创新不能离开应用,而实践既向科学家提出问题,又反过来检验着科研成效。刘先林的每一项成果都能成功实现产业化,关键就在于他长期坚守于测绘科研和市场的“田间地头”,随时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寻找灵感、提供服务,打造出了自主创新品牌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这颗心,也充满着普通人的那种平凡的人生态度。刘先林虽取得了别人眼中卓越的成就,却对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要求很低。而在远离浮躁、淡泊名利的生活之外,他甘为人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我国测绘科研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当今时代,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世界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国已经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汇入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时代洪流,尤为需要有更多像刘先林这样的创新楷模和人才,需要弘扬创新精神,从而涵养我们的创新文化,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得以充分涌流。RJ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