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先林(中)在实验室里与学生共同分析航空摄影仪。新华社记者 袁 满摄
刘先林是谁?
学者?搜尽全部科学文献,他的论文星星点点——“不像”!
名人?翻遍所有公开报道,他的文字片语只言——“不符”!
院士?细细打量全身上下,他更像一位老工人——“不信”!
不喜欢猜谜的刘先林,却向世人出了一道难解的谜题。
“要带头自主创新,不要带头只搞引进” 68岁的刘先林喜欢人们称他“老刘”。
初进单位的大学生叫不出口,依然尊敬地叫他“刘老师”,刘先林纠正道,“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就是同事,不用叫老师,叫老刘就行了。
”
刘先林不喜欢人们称他院士,人们也很难把他与“院士”联系在一起,尽管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说,测验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家里悬挂的地图。他自己的工作就是让人把美丽的地球搬回家。
“刘先林是不修边幅的奇才,这些年一直"本性难改"。”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评价说。
有一次,新疆一个测绘单位的总工慕名来京见刘先林,但直到进了刘先林的办公室,仍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满头白发,皮肤黝黑,穿着“太不体面”的“老师傅”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先林院士。
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三楼,推开一间写有“院士”字样房间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工厂车间”。几年前,单位给刘先林配备了这套带里外间的办公室。如今,里间被刘先林改造成实验室,外间则成了和其他同事集中办公的地方。
刘先林不习惯“当官”。他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火箭院长”——没有任何当“官”经历的他直接被任命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院长办公室和科研工作室不在一层,刘先林干脆把院长电话直接接到科研工作室,工作室变成了院长室。
刘先林的“专车”至今让许多人念念不忘。
上世纪80年代,刘先林买了一辆三轮车,嫌骑着不舒服,便实施了大幅度的“技术改造”——车把的位置往后延伸,座位往后移到货厢上,可以半躺着骑,“既舒服,又省劲儿”。从此,这辆特殊的三轮车就成了刘先林长期的代步工具。
“我只懂测绘。”面对众多单位发出的邀请,刘先林重复的总是这句话。
刘先林不爱“兼职”,但面子薄,架不住人家的再三邀请。“既然兼职,就不能只挂个虚名。”刘先林开出条件。2004年,河南理工大学测量学院特聘刘先林为客座教授,不久,这个学校的航空摄影测量应用研究一跃成为该校的优势项目。“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院长郭增长很是感激。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介绍,刘先林兼任该校客座教授,“几乎每周都与学生讨论课题,结果参与讨论的学生越来越多,讨论地点由小会议室转移到大会议室,后来演变成实验室每周一次的学术沙龙。”兼任着三个学校的客座教授,刘先林名义收入几十万,但实际“分文未取”。学校、老师、学生都成了他的受助者。
“我们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过桥板、铺路石,一定要带好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对年轻人,刘先林有着特别的关爱。
“跟刘老师学东西就是快。”学生邱懿说。原因很简单,“他压你干,逼你干,帮你干,教你干,怎能不出成果?”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主要落在知识分子身上,作为党员知识分子要带头自主创新,不要带头只搞引进”。经过28年的等待,48岁才入党的刘先林很在乎“党员知识分子”的身份。“我是党培养的科学家,在一摞获奖证书中,最珍惜的是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在今年国家测绘局庆“七一”表彰大会上,作为优秀党员代表发言的刘先林袒露胸襟。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