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漫游者潜入北京美丽秘境 |
国际漫游者潜入北京美丽秘境
◎文/孙扬 本报记者 刘迪 黄健
出发 到达 游荡 离开……
漫游北京,快城市里的慢心情
直到有一天,当你能够不再把这座城市当成生存的战场,而是漫游的基地,你会发现:其实城市很小,自己很大。
我认识一个出生在瑞士的华裔朋友很喜欢在北京走路——不是为了逛街、访古、减肥或者呼吸新鲜空气,他只是喜欢在北京的街道上走路而已。
我想他应该就属于我们这次要说的“国际漫游者”,他们不像普通的外国游客,下了飞机就被领着去爬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然后送往机场拜拜回家;也不像走遍全球的资深探险家,来之前早已把旅游资料翻了个遍,一到北京就指哪儿打哪儿,就像被卫星定位过的导弹般准确高效。而漫游者们则恰恰相反,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与那些如雷贯耳的风景名胜相比,这些身居异国的人们宁愿去选择在城市中懒散地随便乱走,边走边看,自己去发掘城市中被忽略掉的细枝末节。
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无计划性的漫游,然后离开……与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周到细致的度假旅行相比,城市漫游远不是能够拿出来向别人炫耀的经历,也不是漫游者的故作姿态,它更像是一个内心“有闲”的游客的即兴发挥,然后再抱有一点“会不会发生或者看见点什么有趣东西”的期待。
我的那个瑞士朋友走路时,除了爱探头探脑之外,经常就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他最爱穿的人字拖鞋好像永远都是拖在地面上。结果大概是因为样子太过随便了,完全看不出是个游客,更不要说还是个国际友人,于是经常被一些外地游客甚至是北京人误以为是本地人,居然上前拦住问起路来,现在让他每次讲起来都会觉得有趣。
在法语里有个“Flaneur”的单词能和“漫游者”对应,它意指“散步者、闲逛者”,尤其是指在19世纪的巴黎城中,那些有财产支撑而无须经营劳动的人士,他们终日的生活就只是“着装考究,气质儒雅,闲来无事,漫步街头,悠悠哉哉”。
现在的北京不是200年前的巴黎,但漫游者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的。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凡事都在强调效率的城市里,走路要快,说话要快,吃饭要快,抢生意更要快……却始终还是会有人愿意去放慢脚步,深呼吸,然后伸个懒腰踏上城市的漫游之旅。在北京这个日益国际化的大城市里,则更是有着国际化的“漫游者”队伍,他们抱有着不同的目的或任务,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工作、学习、追寻爱情、走亲访友,同时也有着一种共同的心愿,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不只是那些表面的浮光掠影,还有可以通达到一些内里的东西。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直到有一天,当你能够学会像他们一样,不再把一座城市当成生存的战场,而是漫游的基地,你会发现:其实城市很小,自己很大。
《孤独星球》创始人托尼·惠勒专访
用漫游的姿态创造自己的圣地
托尼·惠勒,58岁,全球自助旅行丛书《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的创始人,他与他的夫人一起,在过去的35年中,为全世界的背包客们提供了如“圣经”般的旅行参考手册。他的足迹,也已经遍及了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这次我们以“城市漫游者”的话题,邀请惠勒先生谈一谈在城市漫游历程中的感触与记忆。
青年周末(以下简称“青周”):我们知道《孤独星球》的诞生,正是源自你们毫无计划性的蜜月旅行,其实这正是一次典型的“漫游之旅”对吗?
托尼·惠勒(以下简称“惠勒”):当然,你说的完全正确。那时我们只有一个大概的目标就是穿越欧亚大陆最后到达澳大利亚的旅行,具体怎么做,都靠沿路的实践!后来到达澳大利亚后,不断有朋友问我们漫游过程中的细节,我们就在餐桌上写了第一本旅行指南,是我和妻子亲自剪裁装订成册,就是那本《便宜走亚洲(Across Asia on the Cheap)》了。
青周:在你看来,“旅游者”和“漫游者”的区别是什么?
惠勒: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观光客”和“旅行者”的区别。比如,如果你是观光客,在旅途中你只能跟随着别人(可能是导游,也可能是其他游客),非常被动。但如果是旅行者的话,比起那些只愿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旅游的观光客来说,他们却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发现点。
青周:你喜欢做一个“城市漫游者”的感觉吗?
惠勒:当然,非常喜欢,这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有时候在身无分文的状态下,也能坚持走下去。
青周:在你的漫游经历中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惠勒:去年在罗马时,一个意大利记者对我说:“我想坐在黄蜂(意大利街头流行的小型摩托车)的后座上,以很意大利的方式看看罗马!”于是,我们坐在小摩托车上,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下去,有时候停下来喝咖啡,吃比萨,游览展览馆、古老的建筑物、教堂。虽然其实只有3个小时时间,但让我十分兴奋的是,我终于像个意大利人那样认识了罗马。
青周:你觉得该怎样做,会是发现一个城市之美的最好方法呢?
惠勒:要慢慢探索城市的奥秘,千万不能急躁。如果时间和金钱允许的话,长住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这个城市的私密地方。
青周: “城市漫游者”似乎比常人更能发现城市细节的精彩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惠勒:比起观光旅游客在城市的短暂停留,城市漫游者会有更长的时间亲近这个城市,当然这也基于他们愿意发现这个城市的美好细节。对于这个城市的居民来说,他们会自认为对于自己的城市已经了如指掌,就算是要游览的话,也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明天、下个月、明年都可以,于是反而缺乏了对这个城市的敏感程度。
青周: 如果你现在要启程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做一名“城市漫游者”,你会做什么准备?
惠勒:一般情况下,在我到达一个陌生城市之前,我都尽可能地了解有关这个城市的一切细节,比如阅读介绍这个城市的旅游书(不仅是旅游指南,地理、历史我都会看),听这个城市的主流音乐,看有关这个城市的电视节目或者电影。然后,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会步行或者骑单车来漫游这个城市。我通常都会像当地人一样,使用最普通的交通工具,记住,一定要使用当地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罗马的“小黄蜂摩托车”。
青周:那么去年你来北京的时候,又是怎样在这个城市中漫游的呢?
惠勒:你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做的吗?哈哈,我们在地图上投飞镖来确定目的地。然后我们用了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租了一辆自行车,在穿越北京的胡同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其实,在北京真正令我们兴奋的不是那些主要的景点,而往往是某一条街道或者胡同——虽然它们每条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又是非常不同的,实在令人着迷!
青周:那么你的下一站又会是哪里呢?
惠勒:哈,我马上就又要到北京了,不过只是转机,下一站蒙古,乌兰巴托。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