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英学校对社会开放的体育中心,每天早上6点就有市民来到游泳馆健身。
本报记者戴冰摄RJ193
《北京市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全市所有学校的体育设施只要硬件达标,也就是指拥有200米以上跑道的田径场,50米×25米以上的游泳池,以及篮筐齐备的篮球场等都要向社会开放,其中的室外体育设施要免费开放。
据了解,目前本市符合标准的运动场地共有6100块,其中366块属于体育系统,2691块属于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3043块属于教育系统。
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后,市民健身将增加3000余块“标准场地”。
眼下普通百姓想锻炼身体,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大多选择在露天的空地或公园,因为社会上有限的运动健身场馆不是离家太远,就是价位太高。近来随着一些中小学校体育设施不断向社会开放,校园体育场馆已成为市民健身的新去处。
市民健身钟爱校园
上周末早上8点多,笔者来到海淀区育英学校,看到操场上已有不少人在跑步、打球。该校一名初三学生告诉笔者,“来这里打球的人很多,经常会没位置。”正在打篮球的张先生告诉笔者,因为就住在附近,所以周末有空就会来打球。笔者来到羽毛球和乒乓球馆,发现这里更是“满员”。育英学校李主任介绍说,这里最受欢迎的是打羽毛球的场地,因为这项运动老少皆宜。学校规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一预约当月场地,常常是当天就预约一空。笔者又来到旁边的游泳馆,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加油声此起彼伏,原来游泳爱好者们正在举行一个小型友谊赛。
马上要读高中的方远同学和父母一起来这里游泳。他说,为了锻炼身体和培养一技之长,他上小学时父母就送他到东单游泳馆参加训练。自从育英学校的体育馆对社会开放后,他每周末都来练习游泳。“东单游泳馆离家很远,当时孩子小,我们每次都要接送,很辛苦。育英学校离我家很近,游泳馆对社会开放后,我们经常一家人一起来游泳,方便多了。”方远的爸爸由衷地说。
据值班的张老师介绍,育英学校的体育场馆自2000年开始有偿对社会开放,目前累计已有近200万人次到这里参加锻炼。“这里靠近居民区,附近公共体育设施少,学校运动场开放后,周边居民喜欢到这里来运动。现在正值暑假,每天来此锻炼的都有上千人。”
同样作为开放学校的七一中学里也聚集了不少打篮球的学生。正在打球的一名中学生告诉笔者,“过去学校到假期就关门,同学们放假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很没劲。现在放假也能回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假期生活变得更有趣了。”
三大难题困扰校园开放
笔者从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市体育和教育行
政管理部门明确要求学校体育设施要坚持“面向社区,服务社会”,目前虽然有北京二中、景山学校、北京四中等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在假期对外开放,但仍有很多学校紧闭大门。
育英学校的李主任告诉笔者,安全、管理、物耗三大难题成为阻碍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瓶颈。育英学校就曾遇到暑假期间学生来学校健身不慎受伤的事,家长闹到学校,学校曾两次遭遇官司。
北京171中学校内体育馆低价对外开放,但学校老师告诉笔者,由于场馆和教学区没有完全分开,曾经接二连三招来一些麻烦,比如有人喝多了酒到学校里来闹事,还有极少数社会盲流来校捣乱。某学校校长说:“最担心的是居民进了学校后,把一些运动器械、塑胶跑道等弄坏了,维修起来很麻烦。”
酌情收费“以馆养馆”
据了解,目前能持续开放的学校大部分为有偿开放。育英学校李主任说,适当收取费用保证了体育设施的及时维修及更换,给健身者的安全带来了保障。学校体育场馆的维护保养、设备的更新、更换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以往学校的体育教学开支全靠财政拨款,现在体育场馆有偿对社会开放,实现了“以馆养馆”。几年来,场馆创收的资金,除用于场馆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外,还为篮球场铺设地胶、增设灯光,为田径场兴建看台,新建健身房一座,体育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该校在管理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如注意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开放时间、项目等;配有专门的老师在双休日、节假日担任组织管理和健身指导工作,除学校值班老师外,目前仅游泳馆就有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安排有巡视员和专业救护员负责安全和救护工作,其他场馆的设施每天也有专人检查。由于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给社区居民健身带来极大的便利,来此的居民都非常配合,服从管理,故意破坏的现象很少。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负责人介绍说,市教委早就鼓励全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假期对外开放,但各个学校出于安全、管理或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具体实施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相关政策和规定,如开放时间、收费方法等还没有出台,所以一些学校还在观望。
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