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外卖”风侵袭中国传统民居 古建筑待保护(图)

如何让古建筑更好地在本土生存从而让文化与历史传承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如何让古建筑更好地在本土生存从而让文化与历史传承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一栋被拆的古建筑堆放的砖瓦正等待着新主人它将永远离开故土。
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一栋被拆的古建筑堆放的砖瓦正等待着新主人它将永远离开故土。

  异地重建就是掠夺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秘书长:保护并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

  主持人: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曾写道: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服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坐标上的重峦叠嶂。

  其实,在余秋雨的眼中、心中,我们的山水建筑都与人文相关,只要在它面前静静站立、细细品味,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但这种文化必须寄生在产生于它的土壤,一旦离开,就无法生存。对此,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秘书长宋久成认为,那种打着保护的名义进行的破坏,将是永久性的,无法恢复的。

  《江南都市报》:全国的千年古县大多是您参与或组织评的,在江西发生古建筑“外卖”或者“外运”,您有什么看法?

  宋久成:现在的西湖龙井,全国各地都可以买到,但饮用的人都反映买回的龙井,再也吃不出那个味,正是因为龙井离开了它的本土,丧失了适应的环境和水质,虽然还是称为“龙井”,但已变味。其实,建筑也是如此。中国的古建筑是千年传承下来,各地的建筑风格不同,就蕴含了各地不同的文化,一旦脱离当地的文化支撑,必然会造成文化的断层。而这种打着“保护”名义将古建筑整体拆走的行为,或是被城里人买回去,或是进入了现代家居成为新的装饰元素,无非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却破坏了整个文化环境与历史传承。

  《江南都市报》:古建筑的流失,究竟流失的是什么?谁来保护合适?

  宋久成:我对此感到大为可惜,其实不仅在江西,在安徽、在山东、在江苏等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此类现象,北京的很多老胡同也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难以寻觅。理想化的保护古宅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保留文化的原汁原味,中国保护古建筑的指导思想也正是原址原貌。但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民居都能列入文物保护的名单,大部分古宅年久失修,中国民居二三十年应该大修,五六十年就需要翻修,可是许多民居百年来就没有经过任何修葺,使得古民居变老,直至坍塌。与其说是保护古建筑,不如说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支脉络。但要实施有效的保护,如果仅仅依靠普通百姓的自觉与能力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

  《江南都市报》:异地重建真的能让断根的老宅子活起来吗?

  宋久成:古建筑被“外卖”,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掠夺,这些资源都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它们全是无价之宝,这些一两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一旦离开故土,也就如同“驾鹤西游”了,没有了生命。经济被破坏了,我们还可以重建,但文化被破坏了,却再也无法修补。

  《江南都市报》:目前流行对古宅的认养,这只是民间保护,政府更多的应该怎样做?

  宋久成:保护确实并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中国的古宅分布地区广而偏,数量庞大,将其全部纳入监管是很困难的,因而更应该利用民间的力量。如政府鼓励有识之士采取认养方式、房屋主人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以房养房等等。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政府应该在制度上不缺位,可以把保护的法律规范做得更细些,才能把这些属于公众、属于社会的财富保护好。

  传统民居“外卖”档案

  主持人:人们寄寓建筑的思想情感是神圣的,无论是寓意“十年寒窗”的书房的冰凌窗、还是祈愿“一生平静”的厅堂中的宝瓶和镜子,或是屋梁上刻画的寄望加官晋爵的“马上封猴(侯)”等等,从而使得那一砖一木都有血肉有思想有感情,它维系着家族的死生祸福、兴衰荣辱,寄托着人们的梦想与愿望。众多古村历经沧桑得以留存至今,除了环境、交通等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条件在于人们以强烈的宗族观念庇佑了它。但是,随着生活的变迁,乡村的宗族意识逐渐淡薄,从而使得民间古建筑失去了精神支撑,再加上外来的诱惑,也就使得全国很多地方出现拿祖宗的文化遗产换些实用的钞票的情况,于是一场打着“异地拆迁保护”名义的破坏运动展开了。

  ★被出卖的常州历史

  乌龙庵,作为常州的最后一块“福”地,在2005年11月,以3亿元的价格被卖给房地产开发商。乌龙庵得名于乾隆年间的一所庵堂,已是目前常州市区所剩无几、具有江南古韵的民居建筑群落之一,专家称忽略乌龙庵也就忽略了常州的那一段历史。

  ★虎口余生的安徽古祠

  安徽歙县霞坑镇上干村的“王氏祠堂”以近9万元的价格被一名黄山市的商人买下,2007年6月被拆除。古祠堂至少有300年历史,木构件保存完好,祠堂的砖雕、石雕及木雕均非常精美。后经过文物部门再三干涉,停止了拆迁,修复工作正在进行。

  ★游国恩故居险遭不测

  抚州市临川区湖南乡洪塘游家村,一座300平方米的老宅遥望星空已有近百年,见证了国学大师游国恩最初的成长历程。2006年10月,外地买家出价15万元欲买下老宅后外运,经本报报道,及时制止了交易。遗憾的是,宅子大堂中原本有四扇杉木制的屏风,几年前已被村民拆下单独出售。

  古建筑的保护模式

  主持人:老房子被拆走了,这些对于卖房者来说,换取了金钱是虚荣,但内心仍有疼痛感,其中许多人、许多村庄已有保护意识,却因无法寻找一个突围的路径而最终选择出售祖产。众多城市也采取了各种方式尽量挽留住古村落快速逝去的步伐,从中也不乏成功之举。

  山东:引资注入“老银号”

  2005年9月,山东省在平移保护济南市一座80年前的小洋楼时,公开招标引进民营资本运作。这座两层的楼房被称为“老银号”,是济南20世纪初古城开埠时期城市面貌、社会与经济状况的历史见证。

  根据济南市政府与中标的公司达成的协议,该公司将投入450万元至500万元平移“老银号”。平移后,楼房所有权归中标公司,对“老银号”全新包装后,将长期在此举办建筑、文化、艺术等系列沙龙活动。

  上海:让老房子变成财富

  上海“新天地”是在对石库门老居民建筑“整旧如旧”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城市新景观,建筑的外表保留了上海近代生活的特征——石库门,内部则按二十一世纪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节奏和情感要求打造的。如今的上海“新天地”,外国人看了觉得很中国化,中国人看了觉得很洋派,年纪大的人感到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眼下,“新天地”三个字已成为时尚与怀旧的代名词。

  苏州:民间保护政府重奖

  2005年自苏州市政府首度以“政府奖”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古建筑保护以来,社会各界对保护、维修古建筑的积极性不断升温。市文物部门依据《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每年对申报的社会维修包括个人出资的项目进行审核奖励,最高额度可达维修总投入的20%。文图记者/郭宁 邹文彪 实习生/刘毅 万众 晏莲琴

[上一页] [1] [2]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安生 | 戴向阳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