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多的浸泡,王睦泅的头盖骨像是一块长了毛的冬瓜皮。 |
“每个晚上我都睡不稳,担心碰到那里。”王睦泅说。 |
在王睦泅的父亲身后,这破烂的房子就是王睦泅曾经自食其力的小店。 |
本报汕头讯 (记者 陈正新、阮晓光 通讯员 魏智强、王顺秋摄影报道)缺少头骨的澄海人王睦泅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读者和网友都非常关心,这个缺少巴掌大头骨的中年男人是如何度过过去的三年。有部分读者和网友还表示愿意捐款帮助王睦泅修复头骨。带着读者和网友的祝福,本报记者再次走进了王睦泅的家,了解了他过去三年多来的伤痛,也了解到——按照当年出院时医生的嘱咐,两个月前,竟然就是他摆在房里这块头骨修复“有效期”的到期日!
行动靠板凳,挪到哪坐到哪
昨日下午4时,记者再次来到王睦泅的家中,他的屋里弥漫着一股尿臊味,枕头旁边的地上摆着一个便壶。
由于缺少头骨的支撑,王睦泅左半侧的头皮明显凹陷下去。这也使得这半边的头发都挤到了一起,显得更加的浓密。记者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及他缺少头骨的一侧,当不足1厘米长的头发刺到手指,传递过来的弹性明显地表明了头皮的软弱。记者立刻缩回手,生怕丁点的力气会击倒这个坚强的生命。
3年前的那次劫难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王睦泅告诉记者,那次从医院出来后,原本有残疾的他扔掉了原来的那副拐棍,行动只能靠按着小板凳一点一点地挪。挪到哪里,他就坐到哪里。1000多个日子来,王睦泅基本上没有踏出过自家的院子。王睦泅睡觉时也基本上只能采用侧卧的姿势躺着。缺少头骨的那一侧是绝不敢碰到东西的,哪怕是柔软的枕头也不行。说到这里,王睦泅轻轻地用手拍着自己的脑袋告诉记者,这么多日子以来,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总担心会不小心翻身碰到伤处。由于总是采用一个姿势睡觉,常常睡到半身麻痹不得不在半夜里坐起来。
头骨刚过三年“保质期”
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导致这一块头骨“封装”了这么久?据王睦泅回忆,当时给他治疗的医生把手术取下的头骨放进了瓶子里,保存用的溶液是高浓度酒精。当时,医生还告诉王睦泅说三年内都可以装回去。
自2004年6月15日王睦泅出院时计,这位医生所谓的“有效期”竟然就是两个月前。
王睦泅知道头骨“失效”了,可他没有扔掉这块属于自己身上的东西。当他转身艰难地取下罐子,记者也看到了这块巴掌大的头骨。经过三年零两个多月的浸泡,骨头的外表更像是一块长了毛的冬瓜皮,而在断口处则有些发黄。
对于王睦泅来说,在2004年,医生的这段话给了他希望,同时又是一个无时不在痛苦的叮嘱。他告诉记者,三年来每天都想把头骨装回去,但是自己又知道家里没钱。如今52岁的他,面对日夜陪伴着自己的这块头盖骨,就如同屋里的一件器具。
长期不修复会引发别症
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崔华中主任告诉记者,颅骨缺损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修复,会引起颅骨缺损综合症。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外科赵泽林医生告诉记者,颅骨的缺损对人生活的影响大小因人而异,但肯定会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例如病人在剧烈运动后即会感到颅内长时间动荡不已,会经常头晕、头痛,不能持久劳动。受伤的部位也不能受到击打、碰撞等,有一定危险。
王睦泅用酒精保存的自己那块头盖骨能否回植呢?赵医生表示,颅骨的保存需要很多条件,如对温度、药液的要求都很高,即使那块颅骨没有变质,也提倡用钛网修复法,即用钛板制成与缺损颅骨相似的大小形状安放进脑内。因为用原来的颅骨修复起来更为复杂和费时。记者了解到,这种手术费用一般需要2万元左右。
王睦泅的遭遇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报道经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网友纷纷留言对他表示同情,也希望他早日能够装上头骨。
网友表祝福希望早日康复
一位北京网友在网络媒体留言称,他的一个女同事因车祸导致头骨破碎,经治疗后一直戴着安全帽,等待攒钱用玻璃钢修补。而一位远在美国的网络媒体网友更直接表达了想要捐款帮助王睦泅装回头骨的愿望,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