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云南省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突破体制机制制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
着力从以下八个方面推进改革工作。

  一、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指导

  (一)明确重点改革任务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投融资、财税、价格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就业、社保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设富裕和谐云南;创新资源环境体制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根据现实和可能确定改革重点、拟定改革进度和责任单位,围绕本地、本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选准最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改革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各州(市)要突出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工业为主的地区要通过改革,激发企业的最大潜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建立有利于特色农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建立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地处边境的地区要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水电、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建立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体制机制;有条件的县市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改革试点。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确定各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权责。合理设定经济调节目标,健全经济调节体系,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要求,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基层服务性社会组织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社团组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根据需要适时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开展城市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的监管,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与审计、监察等部门的专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

  (五)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营造和谐的民主参政议政的环境。研究建立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制度、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建立规划、计划执行评估制度及纠错改正机制,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

  (六)建立服务型政府

  按照民主责任、法治信用、有限开放、协调精干、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目标,建立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职能,促进政府职能首先向定规划、定标准、定规则、定政策和加强监管、搞好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等方面转变。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加强发挥服务功能的政策和措施研究,研究制定缩小发展差距相关倾斜政策和措施,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

  (七)创新管理方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转变管理方式,推行决策与执行分开,实行绩效预算、质量管理、战略规划管理。加快整合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网络,加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日常工作运转等应用系统建设,积极扩展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值班,与行政首长公开电话、政行风评议以及征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在网上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公众能力,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三、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

  (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稳步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继续积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在大企业集团层面的改制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做好股份合作制企业深化改革工作,在巩固提高中小企业改制质量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解决好企业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企业减轻负担方面取得突破。

  (九)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我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立比较完善的经营性资产以及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形成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机制。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结合实际,注重创新,进一步界定与监管企业间的管理边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规范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分类监督的有效形式。继续完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务消费行为,试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有效方式。

  (十)继续推进垄断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市场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积极配合国家稳步推进银行、铁路、电信、烟草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以“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为主要内容的邮政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开展输配分开研究和试点。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试点工作,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认真执行《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规范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和和行业监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经营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结合价格改革,研究制定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形成多元化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加快城市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

  (十一)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进一步加快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清理和清除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性因素,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垄断行业、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领域。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兴办教育机构、进入文化体育领域。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继续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和创新信贷服务,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信用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支持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外向度,提升发展水平。进一步理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工作体制,加快建立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四、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十二)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结合我省实际,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是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和边境一线。探索建立有利于教育资金、资源更多地向这些地区倾斜的有效机制。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建立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重视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十三)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总结9个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措施,在全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按程序操作,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进一步理顺林业生产关系,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放活林地经营权、落实林木处置权、保障业主收益权。同时,配套开展林业经营体系、林业服务体系、森林资源“三防”体系、森林资源流转体系和创新林业管理体制、林业投融资体制等综合改革,以促进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十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

  推进县域经济创新改革,以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外向型经济、劳务经济和特色经济,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大力扶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特色经济强县。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工作。借鉴烟草产业反哺农业的经验,拓宽和完善以工哺农的支持政策和融资渠道,推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实现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十五)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采用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明确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建立起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

  (十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征地范围和规模,完善征地程序,规范征地行为,健全征地补偿的程序和标准,建立和实行土地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同步进行的制度,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五、加快投融资、财税等体制改革

  (十七)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研究制定《云南省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办法》、《云南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后评价办法》、《云南省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等投资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严格项目审批,规范核准和备案工作。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拓宽投融资渠道,突出市场导向,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环境上来。对必须政府审批的项目增强透明度,强化责任制。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信息发布、规范市场准入以及采取适当倾斜的财税等宏观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并加强对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资金并重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多元化投资,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协调,加强和改善监管,避免政府责任缺失。继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对非公经济的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云南省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贷款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加大对非公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省内一批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鼓励部分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整体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做优做强。积极稳妥发展公司债券,拓展融资渠道。

  (十八)继续推进专业投资公司和公益项目代建制改革试点

  继续加大对专业投资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科学规划、规范运作、发展壮大专业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投资公司对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行公益性建设项目代建制,对省工青妇干校和省艾滋病关爱中心项目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代建资质管理制度。负责专业化运作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十九)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划分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比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深化专款切块到县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监管,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体系约束力。继续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强化税收征管。规范乡财县管工作,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建立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投入的机制,强化公共财政职能。

  六、继续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二十)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组织实施“云南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创新,鼓励科研院所积极探索院所长公选制、全员聘用制、分配绩效制的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转制科研院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进入大企业、大集团,成为行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机构。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和整合区域科技发展和科技资源配置能力,逐步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体制。

  (二十一)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在巩固教育改革试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向面上推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根本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绩效挂钩分配为主的3项制度改革。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普九”和“扫盲”进程。深化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缓解高中教育瓶颈制约。鼓励企业、行业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立管理者、出资者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继续稳步推进中小学教材招投标试点,按时完成2007年秋季中小学教材招投标工作。

  (二十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和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和国有文化单位的战略性重组,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的新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以转机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目标,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

  (二十三)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探索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和配置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推进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卫生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加强推动医疗卫生技术发展的学科建设。落实补偿政策,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二十四)继续推进和完善“奖优免补”改革

  结合我省实际,在总结我省计划生育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实施“奖优免补”政策。同时,把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与解决“三农”问题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探索建立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我省人口数量的减少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七、加快推进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二十五)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

  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就业总量扩大的政策。要制定和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广辟就业门路的创业激励政策;统筹改革调整、控制下岗失业的就业调控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的劳动培训政策;扶持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的就业帮扶政策。同时,建立健全推进就业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取消限制劳动者自由流动的不合理规定,继续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建立困难群众就业照顾和援助体系;推进全省劳动仲裁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务中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改善就业环境。探索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带动就业再就业。

  (二十六)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进一步推进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改革,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企业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推行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股票期权等分配制度,加快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劳动力指导价位制度,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和调节的有效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二十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问题。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灾民紧急救助和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八、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二十八)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激励机制

  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建立有利于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的价格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煤炭、电力、石油、水资源、土地、矿产七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建立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价格激励机制,促进资源节约。

  (二十九)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配合国家做好云南驰宏锌锗股份公司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我省首批20个循环经济试点。认真做好昆钢等10户重点企业循环经济试点。以昆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企业间物质和能量集成,实现产业间的链接和耦合,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探索创建生态农业区、生态旅游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创新城市发展思路,以曲靖市、安宁市、开远市为重点,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产业循环推进社会循环,创建循环经济型城市。

  (三十)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的产业促进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投资项目的审核、标准制度;建立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成效与政府绩效考核相衔接;建立循环经济人才开发工作机制;在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下,研究制定我省的具体细则。

  (三十一)健全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理顺环境监管体制,从能源、资源、环保等方面制定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准入制度,提高环境监管、监测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环保经济调控手段的联动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继续深入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推动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模式。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供稿,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约稿)
(责任编辑:黄芳)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和公 | 云南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