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平调研,感受最深的是这里已经摆脱了中国人传统印象中愚昧落后的农村面貌。汽车在宽敞的大路上行驶,鲜花绿地渐次跃入眼帘,街心花园里,孩子们嬉戏、玩耍、荡秋千,欢快的笑脸分明在告诉你在这里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无论是从他们的笑脸还是衣着,你都甚至无法看出他们与城里孩子们的差别。常平人给自己确定了“城镇特色化”的理想目标,那就是要过上“就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农村生活”。
他们想到了,也确实做到了。这其中,深刻的变化源自哪里?动力何在?“内生型”城镇化让常平走得更远
常平的变化,可以说,也是城镇化带来的变化。
城镇化,最怕什么?简而言之,一是无序膨胀,二是资源无序开发与环境污染。常平经验至少探索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从更深入的层面观察常平的经验,可以注意到,首先,在常平,企业、农村、社区的概念已经在实际上“合三为一”:常平村是大家居住的社区,也是赫赫有名的常平经济开发区,村委会也是常平企业集团的领导集体,而生活在常平社区的人们,本身又是常平众多企业的员工。一张“常平村党委组织结构图”,清楚地展现了“一铁支部、二铁支部、三铁支部、焦化支部、农业支部”等下设支部带领大家奔小康的巨大活力。
再从保护环境生态的角度讲,由常平企业内生化的特点所决定,便具有了内在的“不污染”的动力。这种企业面对污染的态度,与那些“外来户”,特别是抱着“赚了钱就走”观点的外来企业,会有天壤之别。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经验,那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远见。在常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从大局着眼,给了常平开发区发展的空间,这才有后来常平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与其他许多开发区“先圈地,再引资”的模式大相径庭。
现在的常平,已经成为和谐、富裕的新型社区。在这里,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企业作为法人与社会上的自然人一道,共同追求社会财富的提升。在一个充满浮躁的时代,常平人心静如此,更显得难能可贵。
城镇特色化的成功实践
作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经济实现工业化、农村走向城镇化、农民生活市民化,正在成为更为普遍的共识。常平,就是对城镇特色化的一种成功实践。一企带十村,常平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常平的经验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城镇化,经济基础很重要。常平人从一穷二白出发,从“吃土”烧砖、借“烟囱”办企业开始,坚持诚信,不怕吃亏,稳扎稳打,终于逐步走上了“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康庄大道。
常平的当家人经过多年的思考,找到了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答案:单纯地帮助农村搞教育、用钱资助农民等传统的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富裕起来,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要整体规划农村的发展,要在农村实现工业化,要办企业,要让大伙都来干,都能挣到钱。
另一方面,“整体规划、改造旧村要花钱,这个钱谁来出?”从农村富裕起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主动去实施农村改造,然后利用腾挪出的土地建工厂、建农场,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再通过企业的利润平衡建小区的投资。
常平城镇特色化道路的深层蕴涵
中央党校党建部讲师吕品根据调研所著的《不平常的常平》中,对常平的城镇化路径如是描述:常平是村,也是开发区,甚至是省的开发区,但它更是村村之间的自愿联合体(1村带9村),是村民为股东的自愿联合体:它不是行政区划,没有行政级别,没有庞大的干部队伍;区内的经济实体也不是市场交易关系,而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四不像的开发区,却是农村走中国特色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模式,是在城乡结合和工农融合中消除两极分化和环境污染的模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广大农村优势、减缓城市无序膨胀的模式。
值得深思的是,无独有偶,在山东省乐陵县黄夹镇梁锥村,也有与山西省壶关县常平村类似的情况:民营企业带头,村企联合互动,形成规模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让贫瘠的鲁西北变成大型畜牧业基地的根本性改变,同时也完成了农村城镇化的转变。
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梁锥、常平,能在完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走出相似甚至相同的道路,其中蕴涵的经验,值得深思。在我看来,他们最值得推广的经验,也许就在于各自模式的不可简单模仿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结合本地实际的创新与创造,以及坚定不移地走上“先生活、后生产”道路的一致性。
常平经验的可贵,在于“三化三就地”,即农业就地工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就地居民化,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高度融合在一起,既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又避免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的“城市病”,从而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工业化道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