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每年高达1800万的人口涌入城市。预计到2010年,国内将需要将1.06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43%提高到47%左右。
然而,在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也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环境保护矛盾尖锐、远离市场信息不灵、各种要素很难实现优化配置等各种问题、困惑和挑战。
中部地区等广大的欠发达地区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最重要的地区,是我国城镇化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如何推进城镇化在全国意义重大。为深刻把握城镇化纵深发展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近日,人民论坛杂志组成专题调研组,联合有关专家学者,深入位于中部地区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展开了调研和探访。
背景介绍 壶关县因以壶口为关而名,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是个典型的北方旱作雨养农业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地处太行山之巅,山大沟深,地少土多,资源贫乏;另一方面,壶关紧邻长治市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在短短几年间,壶关县大力推进城镇特色化,以自己独特的路径,展示了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魅力和张力。
9月10日至11日,第二届“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精英赛”将在这里的青龙峡景区举行,届时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攀岩高手参赛。在有关领导看来,这也是对近年来桥上乡以旅游带动城镇特色化建设的检阅。
“十年前,我们这里不但谈不上小城镇建设,就连出行都成问题。”中共壶关县委书记张红星对记者感慨地说。
城镇化“突围” 走进壶关,我们立即感受到与一般小镇迥然不同的景象:整洁宽阔的街道,随处可见鲜花簇拥的小广场、小游园、绿化带,简洁雅致的城市雕塑,碧波荡漾的公园,绿意盎然的植物园……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个脏乱差、乱搭乱建非常普遍、基础设施极不完备的中心城镇:不足3平方公里的县城被9个村庄分割包围,城中有村,村中有城;不少街道,灯不明,水不通,大街小巷垃圾乱堆,摊贩乱跑,给每一个到壶关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此悬殊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经过摸索实践,壶关确立了“新型工业化、城镇特色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伊始,壶关也面临其他地方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诸多“难题”和困惑:思想观念跟不上;条块分割的城镇管理体制,难于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社会公共事业欠账多、难于突破资金瓶颈;资源环境的压力……壶关在摸索中开始了城镇特色化的“突围”之路。
解放思想、体制创新:吹响城镇化“号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建设新城镇,首先要建设新县城。然而,真正要改变一个城镇甚至全县城镇的旧貌,牵一发动全身,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必须得转过弯来,统一思想、下定决心、鼓足信心。
“大家熟知的江苏张家港市,建市只有十几年,原来仅是一个小城镇,一跃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现代化、园林式城市。张家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不是小问题,是大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在推进城镇化初期,壶关人这样给自己“打气鼓劲”。
如何切实理顺管理体制,是壶关城镇特色化的第一个重大挑战。以前,别说是其他城镇,就是县城所在中心城镇的卫生、市容市貌,一直处于谁都可管、谁又不管的境地。
“将环卫队由城建局划归所属镇管理。”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措施,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此为切入口,壶关县完善县城管理制度,实行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包卫生责任制、门前“五包”责任制。通过建立新型城镇管理体制、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多管齐下的措施,市容市貌实现了靓丽转身。2006年早春,壶关摘取了“国家卫生县城”的桂冠。
五龙山乡党委书记张月飞告诉记者,县城发生的变化,为各个城镇起了示范带头作用,辐射带动效应开始凸现,其所在的小城镇也经历了百废待兴到现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转变,新城镇初显雏形。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壶关以重点建制镇为龙头,突出抓了集镇道路、通讯、供水、排水和拆迁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注重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集镇聚集,在全县建设好常平经济开发区、龙泉、店上、晋庄、百尺、树掌五个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15个农村集镇,30个公路沿线商贸小区。
巧用城建资金:“把钱掰成几瓣花” 俗话说,居家过日子,量入为出,是常理。但是有时却难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城镇虽有好想法,最终却无法实施,关键问题就卡在“资金”上。
壶关县的逆向思维值得我们思考。他们不断更新思维和观念,变过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为“办多少事筹多少钱”,坚持政府融资与社会投入相结合,通过向上争取、县上配套、市场调节等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
其中,市场调节是点睛之笔。壶关县对旧城内闲置的土地、破产企业急需变现的土地和拆迁改造的黄金地段,充分撬动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大力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个体老板或实业公司投资兴建商住楼,既保证了旧城拆迁改造的顺利进行,也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
从多渠道筹集的城建资金毕竟有限,想办的事很多,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
中共壶关县委书记张红星回忆说,前些年,壶关县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的一笔1亿元左右的贷款,我们用它建设了4座大桥、1座污水处理厂、1幢中学教学楼、疾控中心、文化宣传活动中心、水上公园等。有领导来视察时,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称赞说,用一笔贷款,办了那么多事,简直是把“钱掰成几瓣花”。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壶关县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使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壶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前来壶关投资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2004、2005年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
高起点规划,集约发展:突破城镇化的瓶颈 城镇化的发展以始料不及的速度推进,在城镇特色化建设中,如何面对未来诸如人口膨胀、环境资源保护等问题和挑战,壶关县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记者攀上壶关县的神山公园上俯瞰城镇,看到在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有一片大的空地,陪同我们的田兆伟副县长告诉记者,按照规划,这是专门预置下来的,准备建绿地等公共设施的。“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已经感到土地等资源环境的压力,开始珍惜每一寸土地。”
面对土地、水等稀缺资源的集约利用的挑战,壶关县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高起点规划:构建起以乡镇为中心、以村庄为点缀、以道路为骨架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县城南商北工、东水西山的主体格局初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风光秀美、充满和谐的壶关新县城已初步展现。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