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东方时空与搜狐联合调查 > 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揭秘沈阳日军战俘营

  《新闻调查》——《揭秘沈阳日军战俘营》

  被采访人:

  杨 竞 沈阳大学沈阳战俘营研究室主任

  罗依·韦佛 美军战俘

  罗伯特·布朗 美军战俘

  奥立弗·阿伦 美军战俘

  琳达·霍尔姆斯 美国某杂志作者

  肯·塔沃瑞 美军战俘

  约翰·扎达 美军战俘

  李立水 中国工人

  凯瑟琳·科玛 美军战俘家属

  哈尔•雷斯 美军战俘

  第一部分

  演播室: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东郊,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日军沈阳战俘营,它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立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中心战俘营,这里先后关押了2000名盟军战俘,其中包括美军驻菲律宾最高军事长官乔纳森·温莱特中将和美军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金少将。

这些战俘从哪里来?他们在这个集中营里遭遇到了什么的经历?他们最后的命运怎么样?今天的新闻调查将独家为您讲述这段被岁月尘封了六十五年的往事。

  解说:这是我们如今还能看到的日军沈阳战俘营残存下来的遗址,据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一个统计数据:这座战俘营里战俘的死亡率是16%,而在欧洲战区,被德军俘虏的战俘在押期间的死亡率只有1.2%;,这是一座怎样的死亡战俘营?这些曾经的战士怎么会成为日军的俘虏?他们为什么会来到遥远的中国沈阳呢?

  解说:20世纪三十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弥漫。在欧洲,希特勒的纳粹德军一举占领了波兰、法国、奥地利等国,侵占了大部分欧洲领土;在亚洲,日本法西斯一方面强占了中国的东三省,成立了伪满州国,另一方面又把虎视眈眈的侵略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肯•塔沃瑞 :哥哥那时候只有17岁,他就要去当兵,因为年龄太小,应征入伍需要我父亲签字同意。父亲很伤心,因为他也曾经是一名军人,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战争残酷。可是,哥哥坚持要去当兵,所以父亲只好给他签了字,父亲对哥哥说: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解说:大批的士兵跟随着他们的最高军事长官乔纳森 温莱特中将和爱德华 金少将被派遣到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不久,他们就陷入了日本人发动的太平洋战争.

  (黑场 字幕: 1942年1月2日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失守

  1942年4月9日 巴丹半岛陷落

  1942年5月6日,日军完全占领菲律宾)

  解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英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亚洲战场愈燃愈烈。

  1942年1月2日,日军攻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4月9日,美军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 金少将下令巴丹美军竖起白旗,巴丹半岛陷落。

  5月6日,美军驻菲律宾最高军事长官温莱特中将宣布投降,日军完成了对菲律宾的占领。

  罗伯特·布朗:我记得太清楚了,我是在巴丹半岛跟着金将军,向日本人投降的

  罗伯特•布朗 被俘时18岁 1941年入伍

  美国陆军航空兵第34歼击机中队, 一等兵

  罗依•韦佛:我们接到命令,要降下美国国旗,那是5月6日的中午12点钟。

  罗依•韦佛:当时的感觉复杂极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方面,这是一种解脱,一种从枪林弹雨、炮火连天中的解脱,另一方面,我也感到巨大的痛苦。

  定格字幕:罗依•韦佛: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师 下士

  被俘时23岁

  解说:5个月的菲律宾战役中,一共有九万多美国、菲律宾士兵被日军俘虏。这是美军建军

  以来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里遭遇到的最大一次军事失败!那一刻,让每一

  个成为俘虏的军人终身难忘。

  解说:在巴丹战场的最后时刻跟随在金将军身边战斗的奥立佛·阿伦写了一本自传,他这样记录投降的那一刻:

  奥立弗•阿伦 :当第一个日本兵出现在山脚下的时候,我们的七个长官,其中包括上尉凯利,中尉莱斯,都一个接一个地举手投降了。我立即意识到了当时的情形:我用了大约十秒钟的时间来决定我的命运。转身逃跑?能往哪跑呢?那些日本兵到处都是,他们在我的前方,在我的前后左右,我无路可逃。所以,我也学着我的那些战友们,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成了一名战俘。

  定格字幕:奥立弗•阿伦 :美国陆军航空兵第9轰炸大队 上士

  被俘时21岁

  肯•塔沃瑞:投降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剥光衣服的感觉,你必须交出你的武器,摘下你的头盔。这样你和你的敌人就不像战场上那样平等了,你成了他的俘虏,你再也不可能以战士的名义为国效力了,我很难接受,这是我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

  肯•塔沃瑞 美国陆军海岸炮兵第60师 二等兵

  被俘时19岁

  约翰•扎达:我们住在山头上,每天早上我们都要到山下的机场工地上干活。4月9号,我们接到命令,要求每个人都要到山下的机场报到。我们下了山,发现日军占领了整个机场,他们占领了一切,我们成了俘虏。

  定格字幕:约翰•扎达 美国陆军航空兵第20歼击机中队, 一等兵

  被俘时19岁

  解说:在战后出版的一本有关太平洋战争的画册上,约翰·扎达竟然发现了自己向日军投降时的照片,于是,他买下了这本画册。

  约翰•扎达:日本人命令我们举起手,来来回回地走,让他们拍照片,拍日本影片。

  记者:是日本人给你们拍的吗?

  约翰•扎达:是的,是日本人拍的。看,就是这张照片。

  记者:这是你吗?

  约翰•扎达:是的,这个人就是我。

  解说:1942年11月11日,盟军战俘一千五百多人从东南亚被运送到中国沈阳,这时的中国东北已经被日本殖民统治达十年之久,沈阳改称为奉天。这一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就在这个纪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战俘来到日军奉天战俘营,他们的战俘生涯将在这里遭遇到什么呢?

  第二部分

  解说:日军奉天战俘营位于沈阳的东郊,原来中国东北军的驻地,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就把这里变成了关押战俘的集中营。在这座破旧的战俘营里,中国东北的严寒给这些刚从热带过来的战俘们以沉重一击。

  罗依•韦佛:天气真是太冷了,阴云就压在头顶,冷雨夹着冰雪,简直糟透了。那个地方让人心情灰暗。

  解说:1942年冬天的沈阳,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对于这些身体极度虚弱的战俘来说,吃顿饱饭实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他们能够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呢?

  罗依•韦佛: 我们喝一种紫颜色的汤,用的是能装两杯咖啡的大碗。我想你可能见过,它就是红高粱种子煮的粥。我们的体重都迅速下降。我不知道我刚到那会有多重,但是三个月后,我瘦得只有100来斤了,所以营养不良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可是,你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做的只有忍受。

  肯•塔沃瑞 :为了食物,我们做了很多疯狂的事。有时一些野狗会闯进战俘营,我们就会想方设法抓住它,杀了以后藏在雪地里慢慢地吃,因为我们都太饿了。

  解说: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伤,都已经被这位87岁的老人化作了笑谈。

  但在一个中国老人的眼中,这些战俘经历的苦与痛却是难以忘记的。

  李立水:一个是面黄肌瘦,一个是中国人掉地上点花生米,掉点烟头,他们都捡,捡起花生米放口袋里,不当时吃,怕日本兵看到,从这方面看来他是吃不饱。

  解说:六十多年前,李立水老人是“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的学徒工,那时,他所在的厂子里有六百多名战俘做苦役。

  罗依•韦佛:我听说在工厂做工可以多吃一顿饭,要知道,我们在战俘营一天只能吃两顿。所以当日本人招募人去工厂做工时,我举手报了名。因为我已经意识到:只有吃饱肚子,才能活下去。

  解说:在李立水的眼里,这些战俘都是和他一样被外族奴役、失去尊严的人,他对这些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外国人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解说:就在李立水蹲着吃黄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266号美军战俘尼尔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李立水:我正吃着黄瓜 这266号(战俘)看着我呢 266抬头看着我呢 我一看(周围)没有日本人 给他扔过去两根 也不太远 就十几米远 反正也有劲 就一扔给他扔过去了 正好就扔在他脚边的地上 他看见周围没人就捡起来了捡起来了搁在工作台底下 他们吃东西不敢明吃 搁在工作台底下以后(有机会)再吃。

  解说:而对于那些留在战俘营里面劳役的战俘来说,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很快,他们连狗肉也吃不成了。

  肯•塔沃瑞 :非常糟糕的是,有人看见了一只狗正在吃一个死人。我们抓到的狗就是从那个方向来的,所以事实上,我们吃了吃过死人的狗。但是我们太饿了。所以当你问我什么最困难时,我会说是吃的东西。

  解说:在严寒和饥饿裹胁之下,本来就很虚弱的战俘开始生病了,许多人都患了因水土不服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

  肯•塔沃瑞 :脚气让我很痛苦,不是那种让你的脚潮湿的病,而是让你的腿脚都肿起来的那种脚气,脚肿到一定程度人就死了。这种病让你觉得脚好像要烧起来一样。

  约翰•扎达:去战俘营看病时,医生说,你应该吃些鸡蛋,果汁,橙子,来补充营养,根本不可能的事,当时连饭都吃不饱。

  肯•塔沃瑞 :人们把脚埋在雪里,他们的脚热得能把雪化了,真是恐怖,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得了脚气死的。

  罗伯特•布朗:有一个战友,他的名字在日语中是食物的意思。可是他没东西吃,饿得坐在那里哭,后来他生病了,死了。人们的身体状况如此糟糕,所以你甚至希望他们最好早点死去,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痛苦。

  罗依•韦佛:战俘营里根本没有药,先是在别的营房里死了两个人,接着睡在我旁边的两个人也死了,圣诞节前,又有一个人死了,死讯不断传来,真的,死亡率太高了。

  解说:很显然,有些战俘根本熬不过在沈阳战俘营的第一个冬天,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一个战俘用日记记录了这些惨况

  字幕:

  1942年11月11日,到达奉天,一名美国人于当晚死亡。

  1942年11月17日,一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19日,一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3日,两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4日,一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6日,一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7日,两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8日,一名美国人死亡。

  1942年11月29日,三名美国人死于医院。

  1942年12月3日,两名美国人在医院死亡。

  1942年12月9日,两名美国人死于医院。已经在战俘营半英里远的一处高地选定了战俘墓地。

  ……

  在1942年的冬天 有224名战俘死于日军奉天战俘营 死亡率高达16%

  琳达•霍尔姆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纳粹俘获的美军战俘,在关押期间只有百分之一的死亡率。但被日军俘获的美国人,16%死于被俘期间。没有什么比这个数据能更好地证明日本人对待战俘是多么恶劣了。

  190号战俘罗伯特·布朗当年只有19岁,是战俘营里年龄最小的战俘。他原先是一名卫生兵,所以,日本人安排他在战俘营医院工作,给一个日本军医做助手。

  罗伯特•布朗:一个美军战俘得了阑尾炎,要开刀,这个叫桑岛的日本军医给他打了麻药,可是,他用的是很少的麻醉剂量,事实上,这点剂量对大个子的美国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的更多。

  解说:在战俘营,患病的战俘最怕进医院,因为日本人只有等病人奄奄一息的时候才让住院。而进了医院的人,由于根本无药可医,加上无人照料,绝大多数最后都进了停尸房。

  罗伯特•布朗:那个桑岛军医根本不管什么麻醉剂量,他一刀切开了病人的腹部,然后把他的阑尾拽出来在手中玩耍,哦,就是这样,象玩球一样抛来抛去,全然不顾病人痛不欲生的尖叫。而我所能做的,只有把那个病号死死地摁在台子上,眼巴巴地看着日本医生在那里玩耍。

  解说:除却严寒饥饿和疾病的煎熬,战俘们还无法逃脱无时无刻不在的恐惧,按照战俘营的规定,点名时,战俘们必须要用日语从左到右喊出自己的战俘编号。

  奥立弗•阿伦 :公牛总是让战俘列队,来回巡视,看谁不顺眼,他当时就会把你打翻在地。

  罗伯特•布朗:他(公牛)总是让战俘列队,来回巡视,看谁不顺眼,出手就打。我们不知道谁会是他的下一个袭击目标。

  解说:在战俘心中烙下深深阴影的“公牛”叫石川,他是战俘营的上尉执行官,战俘们给他起了个“公牛”的绰号,几乎每个战俘都领教过“公牛”的凶暴。

  罗依•韦佛:一次,我们排队走出战俘营,公牛叫我们出了门往右走。当时寒风呼啸,很难听清楚他的口令,我没有往右拐,照直走向了大门,这可惹火了公牛。他喊停了前进的队伍,我们都意识到有人要挨打,我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就是我。他举起刺刀刺向我的右肩,然后将我打倒在地,立刻,我就动弹不了了。剧烈的疼痛持续了一星期左右,直到现在右肩活动起来还有点困难。

  解说:在日本投降前夕,这个以虐待战俘为乐的“公牛”石川上尉神秘失踪,再也不见踪影。在战后缴获的日军这份绝密文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曾经虐待过俘虏的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迅速转移,或在不留线索的前提下予以遣散。” 也许,这是石川上尉神秘失踪的原因吧。

  解说:日本人严密封锁了一切消息,战俘们没有亲人的消息,不知道盟军什么时候能够胜利,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这地狱一般的战俘营回到遥远的家乡,但是活下去的信念始终不能改变。

  奥立弗•阿伦 :我们曾经一天掩埋了125个战俘的尸体,当时我想如果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要不了一周的时间我们就剩最后一个人了。我设想过,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放弃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即使情况再糟糕,我也坚持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坚持活下去,你看,我现在坚持着又活了60年了。

  罗依•韦佛: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你惟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我对自己说:“情况并不是太糟,我能够活下去!”。就是这种达观的心态让我坚持活了下来。

  解说:罗依·韦佛坚持活了下来,他活到了战争胜利,活到了六十年后再次回来看看战俘营。

  字幕:610号战俘,美国海军陆战队下士 罗依·韦佛

  解说:虽然65年过去了,但罗依·韦佛一下子找到了当年的床位…

  第三部分

  解说:1943年6月23日,奉天战俘营警笛大响,原来,有三名战俘翻过铁丝网逃跑了,他们是美国海军水兵麦林格勒、帕里奥地和海军陆战队中士查斯坦。

  奥立弗•阿伦 :海军陆战队员都是很优秀的士兵,查斯坦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人,他对我说过,他曾告诉过日本人有机会的话他就会跑,他就是那种很难忍受被关押的人,他找一切机会逃跑,因为这个,他还被关过禁闭。

  解说:十几天后,麦林格勒等三个人被日本人从中蒙边境的一个叫两家子村的小村子里抓了回来。

  罗依•韦佛:我们都向一个还算友好的日本士兵打听他们逃跑的情况,那个日本兵只告诉我们,他们行为太恶劣了,还杀了一个满洲警察。

  解说:三名战俘在逃跑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谜团直到近两年才被沈阳大学的杨竞教授解开:原来这三个战俘在内蒙古科尔沁旗两家子村遇到了一个伪满警察。

  杨竞:这些人的面孔,在这个地区是很特殊的,所以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疑问,所以这个警察就问,他们的身份。

  解说:麦林格勒等三名战俘为了不让自己身份暴露,杀死了伪满警察,并且刺伤了与警察在一起的一个村民,不明真相的村民们逮住了三名战俘。

  杨竞:按照当时的状况,他们也只能把这三个人交给当时的日本警察,最终转到日本人的手里,所以这三个人整个的命运是在这里结束的,他们的逃跑失败是在两家子村这个地方结束的。

  解说:在三名逃跑战俘的身上,日本人搜出了一份奉天地区的地图,正是这份地图指导他们一直跑到了中蒙边境,他们原计划是继续向西北方向逃到苏联境内。那么,这张至关重要的地图究竟是怎样来的呢?日本人开始在中国工人中追查,一名叫高德纯的中国工人被怀疑向战俘提供了地图,被抓进了监狱。

  高德纯:他(查斯坦中士)把日本养生工的抽屉打开了,养生工就是半工半读,(查斯坦)翻出来地图。

  当时,高德纯和20多名盟军战俘在一起安装机床。这其中,就有逃跑的查斯坦中士。

  高德纯:我怕小洋鬼子(养生工)知道,我就上街上,街上卖那玩意有的是,我就给买了一张,放到抽屉里了。

  解说:日本人当然更不会放过这三名逃跑的战俘, 1943年7月31日,麦林格勒三人被日本军事法庭枪决。

  肯•塔沃瑞 :卡斯曼那时是个翻译官,他告诉我说,日本人把那三个人的胡子,头发都剃了,之后杀了他们。我问,这是你亲眼所见吗?他说是的。三个人心脏还没完全停止跳动就被埋了。

  奥立弗•阿伦 :他们是真正的军人,当日本人枪毙他们的时候,要给他们蒙上眼睛,他们说我们不需要蒙眼睛,后来日本人议论:如果我们的士兵能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征服全世界。

  解说:一直等待哥哥麦林格勒消息的凯瑟琳直到战后才知道她的哥哥被日本人杀害了。

  肯•塔沃瑞:我母亲从不相信我哥哥已经死了,她总说,说不定他真的逃走了,现在在某个地方,也许日本人没发现他。她总是说,他会回来,会回来。

  肯•塔沃瑞:这些勋章是我哥哥死后,政府颁发给家里人的。这是一枚战俘勋章,在勋章的背后,你可以看到我哥哥麦林格勒的名字,是政府印上去的。这是颗金心勋章,政府颁给母亲的,让母亲佩带,以纪念她为国牺牲的儿子。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戴过,因为她戴上就表明她承认她的儿子牺牲了,可是妈妈相信他(我哥哥)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第四部分

  解说: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为了更快地掠夺东北的物质资源,在沈阳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是日本三井公司和美国福特公司合作的一个机床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人的撤出,工厂需要大量懂英文的技术工人,所以,美军战俘自然成为日本人的首选,在这个工厂里工作的还有大量中国工人。

  肯•塔沃瑞 :我一直惦记着葛庆余,说起那时候的事不能缺了他。我们建立了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人们所能建立的最好的关系,我很感激他。

  解说:葛庆余是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工作的中国人,他每天负责给KEN TOWERY 等战俘分配工作任务,这个中国人和美军战俘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危险而又温暖的合作。

  肯•塔沃瑞 :我记得我和庆余是这样合作的:我把厂里的机器零件,比如:滚轴轴承偷偷卸下来,让他带出去,然后他会换了食物,比如鸡蛋什么的,带回厂里给我。

  由于每天上下班可以自由进出工厂大门,这使得葛庆余有了某种便利条件可以夹带物品。

  肯•塔沃瑞 :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轴承带出厂子,又怎么把食品带进来的。每次,他都会把食物藏在机器里让我去拿。虽然这会损伤设备,不过没关系,反正是日本人的东西。我们的关系这样持续着,一直很好。

  解说:但是,这样的默契合作在某一天遇到了危险:那是一个清晨,肯·塔沃瑞去了葛庆余的工作间,正在这时,一个日本警卫闯了进来。

  肯•塔沃瑞 :一个背着枪的日本宪兵进来了,然后,其他的一些日本兵也都围了上来。我当时吓得一声也不敢吭,呆在了现场。

  肯•塔沃瑞 :庆余,他可不是个撒谎的人,可为了不惹麻烦,他从墙角抓起鞋子告诉卫兵:‘他(塔沃力)把鞋拿到这,问我下一步该怎么做。’庆余就这样让那个卫兵认为我们什么事儿也没犯。我不敢想象如果日本人知道真相,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解说:很多很多年过去了,肯·塔沃瑞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葛庆余的下落,这个善良的中国人早已经去世。

  肯•塔沃瑞 :我想为这个家庭做点事情,正好葛庆余的孙女考上了大学,我便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奖给这个女孩1000元,送她去上学。我记得这个女孩的名字,好像叫葛新。

  解说:现在的葛新是沈阳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她从父亲那里听说了爷爷葛庆余和美国战俘的故事。

  葛新:为爷爷自豪。

  ICE:那个女孩(葛新)经常给我发邮件,说说她现在的学习、生活,能和她说话真的很高兴。她在家总会听到父亲讲述爷爷和一个美国朋友的故事,就像我总听到我父亲讲他和一个中国朋友的往事一样。

  解说:爱丽丝把父亲和中国朋友葛庆余的故事发表在报纸上,在故事的结尾,她引用了父亲的一段话:

  肯•塔沃瑞 :葛庆余已经不在了。在我的记忆中,他将一直是那个年轻人,当日本人点完名之后,他会带着我们走到工厂,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很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葛庆余,但是那些记得他的人将永远记住他的正义和善良…。

  第五部分

  解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然而,正在憧憬回家的战俘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逼近,也许,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踏上回家的路。根据截获的一份绝密文件:日军已做好最终处置俘虏的准备,宗旨是决不允许任何一人逃跑,全部镇压,不留证据。

  琳达•霍尔姆斯:这不是正式的军事命令,也没有编号。但这是日本从战争开始就明确的一项政策:假如某个战俘营的司令官因为某种原因投降,那么他在投降之前必须杀死所有的战俘。这是躲避日后在战争法庭不被受害者指控的最好方法。

  解说:盟军中国战区立刻启动营救沈阳战俘的计划。1945年8月16日凌晨4:30,就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13个小时,营救行动小组搭乘一架B-24运输机从西安出发前往沈阳,通晓汉语的参谋上士霍尔·雷斯是行动小组的六名成员之一。

  哈尔•雷斯:起飞的时候,我一直在祈祷:祈祷我们能顺利说服日本人投降,顺利地解救战俘。

  解说:营救小组跳伞后迅速向战俘营方向行进,突然,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队端着刺刀的日本兵,这些士兵并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HAL LEITH等人为了避免冲突,主动放下了武器。

  哈尔•雷斯:我们向他们解释战争结束了,他们不信,我们又劝他们投降,他们拒绝了。然后把我们蒙上眼睛,带去见他们的宪兵队长。

  解说:幸运的是,哈尔·雷斯等人在沈阳的日军宪兵队恢复了自由,并且受到了笑脸相迎的接待,他们在日本士兵的陪同下来到了战俘营.

  罗依•韦佛:一辆日本人驾驶的卡车开进了战俘营,上面竟然坐着6个全副武装的美国空降兵,我懵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

  解说:哈尔·雷斯所在的营救小组是第一支抵达沈阳战俘营的盟军部队,他们的及时到来,终止了日军企图屠杀战俘的计划。

  哈尔•雷斯:操场上有几百名战俘,每个人都瘦骨嶙峋,我告诉他们,日军投降了,你们都可以回家了。

  罗依•韦佛:那天晚上,我们所有人都激动得无法入睡,我们谈论这几个美国军人的军装、他们的枪,当然,还有我们怎么回家。啊,太多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沸沸扬扬谈论不休,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奥立弗•阿伦 :我们兴奋地说话,一夜都没睡,我在操场上自由自在地走着,一个日本兵看着我,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

  解说:按照营救计划里,营救小组还将前往还有离沈阳240公里的日军辽原战俘营,那里关押着温莱特中将、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金少将等41名盟军将领。三年前,温莱特将军和金将军分别率领部下在菲律宾战场向日军投降,日军俘获了九万多名盟军战士。后来,日军把这些高级将领单独关押在辽原战俘营。

  解说:1945年 9月2日,麦克阿瑟派直升机将温来特将军从中国东北直接接到东京湾的密苏里军舰上,请他见证日本签署投降协定的那一刻。

  意味深长的是,当麦克阿瑟签署完日本受降书后,转身把刚刚用过的钢笔交给了曾在战场向日本人投降的温莱特将军。

  解说: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老战俘都喜欢把自己当年的战俘身份和战俘编号用作现在的汽车车牌:

  肯•塔沃瑞 : POW 858。

  POW,这是的战俘缩写。

  858 我在战俘营的编号

  859

  记者:你为什么要挑选这个号码呢?

  肯•塔沃瑞 :啊,858这个数字,我在战俘营里用了那么多年,它是我的战俘编号,我对它的记忆太深刻了。不过,我认为这是个幸运数字。所以我就把它作为我的汽车牌号。

  解说:经过40天的海上航行,1945年11月,美国战俘们终于抵达了他们久违的祖国。

  奥立弗•阿伦 :我还记得船穿过金门大桥时的心情,岸上的人都向我们欢呼,我激动得哭了,战友们也都哭了。我们像获得新生的婴儿一样,就要开始新生活了。

  肯•塔沃瑞 :到家那天是1945年11月11日,阔别五年,我终于回家了。战争

  肯•塔沃瑞 :离开沈阳时,有一个叫BOB的老战俘说“伙计们,当你们若干年后再回忆这段往事,你们会觉得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光辉的岁月。”当时有些人认为他简直就是个疯子。但是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因为我们至少是幸存者

  肯·塔沃瑞 84岁

  858号战俘 回国后在报社做记者,其作品《德克萨斯退伍军人的土地计划》曾获195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后任美国新闻文化出版署副署长。

  约翰·扎达 84岁

  424号战俘 回国继续在空军服役十年,后退役在一家公司工作至退休。

  奥立佛·阿伦 86岁

  362号战俘 回国后一直在学校教书,直至退休,后根据自己的被俘经历创作了自传《被遗弃在巴丹》。

  罗伯特·布朗 83岁

  190号战俘 回国后继续在军中服役至退休。

  罗依·韦佛 88岁

  610号战俘 回国后仍在军中服役,1953年,他作为占领军被派驻日本。

  罗依•韦佛:一想到要去日本那个地方心里就有点不安,在旅途中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去面对那段遭遇如何面对日本人。我想,如果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伤害的只能是自己,而不会是其他任何人。我安慰自己说我不恨任何人,战争已经过去,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过去,忘记仇恨,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费迪南德·麦林格勒 20岁

  1125号战俘 美国海军一级水手 1943年因从战俘营逃跑被日军处死。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