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8月27日电 赵杰、特约通讯员刘建伟报道: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署名却为“集体”,这是日前发生在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技术成果展示会上的一件新鲜事。今天上午在展示现场,该师领导指着“某型电台转接器”对笔者介绍,这项成果是由4个单位20多名专业骨干合力开发出来的。
近年来,该师陆续列装了多种通信新装备。这些新装备走上训练场后,他们在多次训练实践中发现:由于通信装备新老并用、“多代同堂”,相互之间无法联通,成为制约全师通信指挥畅通的“瓶颈”。为此,该师通信修理所高级工程师曲文亮提出“开发一种转接装置,实现不同型号和波段的电台之间互通互联”的设计方案,被作为全师的重点攻关项目列入了年度科研计划。
随后,曲文亮带人加班加点奋战3个多月,拿出了总体方案。可没想到,刚进入第一阶段,他们就遇到了“拦路虎”:由于对所属几个团队的数十种通信新老装备不熟悉,掌握的具体参数不多,攻关进展迟缓。这时,曲文亮主动向师领导提出,修改原来的攻关计划,将革新项目分成4部分,分别交给所属几个器材革新小组。
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好心提醒曲文亮说:“把自己的项目拱手送给别人攻关,评功评奖时不好办。”对此,曲文亮回答:只要能顺利开发出来,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成绩算在谁头上都无所谓。几个革新小组接到任务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精心组织攻关。因身处一线,对团队通信装备的性能了如指掌,20多名基层骨干顺利破解了十多个技术难题,使项目攻关取得成功。经过检验,这一成果实现了该师数十种通信装备的互联互通,大大增强了部队指挥通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