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授对《水浒传》的“新解”,让人不难联想到不久前有学者关于“大才子司马相如劫财劫色”、“李白是蛊惑仔”的论断。“颠覆性新解名人”似乎已经成为个别学者解读或者研究的“习惯性思维”。
纵观近来的“新解”,总能发现一个“套路”:从名人身上挖掘“黑暗面”,再以现代语言加以“包装”,以获得“骇人听闻”的效果,至于是否脱离历史的真实语境,往往无暇顾及。
如此片面解读,究竟是还原历史、启迪民智,还是吸引眼球,好像不难看清。
“眼球”和“经济”密不可分,仿佛已成共识。拿传统名人开刀,标新立异,使得“一夜成名”不再是难事,各种对名人、经典的“新解”和“别解”成了“名利双收”的加速器。
诚然,作为学者的独立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一些“惊人之语”一经传播,走向社会,就很可能大面积地混淆视听、模糊基本的历史文化尺度,有意无意地迎合商业炒作,给当前文化环境带来污染。
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留有更多的敬畏和尊重。一味通过“颠覆”得出的“新解”,其破坏性往往大于建设性。尤其是在当前娱乐化盛行的背景下,若是传统文化由于“恶搞”而“伤痕累累”,由于各种颠覆性解读而前后矛盾,文化传承如何实现?
所以,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学者们、出版家们,在发表“新解”时,还是慎重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