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发行未影响央行独立性
央行于8月29日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从境内商业银行买入特别国债6000亿元。特别国债由财政部发行,最终由央行持有并进行公开市场运作。而且,未来财政部将会继续巨量发行,购入外汇储备作为中国投资公司资本金。
之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直采用央票方式,而工具的转变,令市场担心特别国债发行是否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特别国债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如何与货币政策该协调。
“是否有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效率,如果利率由市场确定,对央行独立性没什么影响;但如果由财政部自行确定,那就有影响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案例中心主任张陶伟博士说。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表示,特别国债采取市场化手段发行,价格为市场公允价格,而且目前没有出现财政部干预汇率的迹象(日本等为财政部制定汇率政策,央行负责执行汇率政策),因此央行独立性并未受影响。
之前,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撰文认为,国债不仅是一个财政范畴,而且是一个金融范畴。国债的发行不仅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还有支持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作用。
“这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是国债货币化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李扬认为,不仅使得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购买并持有国债调整基础货币和流通中现金,而且有利于将通货膨胀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国债货币化,亦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以影响货币供应量与市场利率。不过,中央银行不直接,而是间接地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形成市场的隔断,这样中央银行既可履行其为全社会稳定物价的责任,又可对政府筹资提供一定的支持。实际上,目前全球范围内,不支持政府筹资的中央银行并不存在。
多数学者认为,特别国债发行,扩大了国债市场规模,改善国债市场结构,优化国债收益曲线,能有效推动国债市场发展。而一个高效发达的国债市场,既可以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可以为中央银行提供有力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
张陶伟称,从本质上讲,特别国债、央票、货币三者都是国家对公众的欠条,作为支付工具、信用工具是完全一样的。实际上都是对国家信用的透支,只不过特别国债的发行使信用透支显性化。所不同的是流动性,特别国债比后两者的流动性更低。因此,特别国债发行后,财政部和央行二者间协调关系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不过信用工具的发行主体、发行方法变了,即由央票转为特别国债,发行主体由央行改为财政部。 见习记者王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