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各地图书市场上,“潜规则”类图书正大行其道。这一类书籍以渲染、宣扬和传授所谓的人生、职场、商战中的“潜规则”为主要内容,教唆、怂恿和鼓动读者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获得成功、牟取利益。
据了解,市场上,类似于《人脉潜规则》、《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经商领导处世的智慧谋略》等“潜规则”类图书还算“含蓄”;更有甚者,像《先做小人再做君子》、《能力要够脸皮要厚》等书更加直言不讳、大胆出位。“潜规则”类图书以“励志”、“人生指南”的名义风行,给一些“免疫力”低下的读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职场新人和青少年带来了严重危害,值得警惕。
何谓“潜规则”类图书?此类书虽然名称各异,但内容上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煽动性的语言,讲授“为人处世”的实用技巧。其中,不乏拉关系、走后门、拍马屁、拉帮结派、送礼办事等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甚至充斥着阴谋诡计、勾心斗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益面前无所不用其极等下作、低劣和庸俗的内容。比如,《没有办不成的事》鼓吹求人办事的技巧是,“礼是求人的敲门砖”;《能力要够脸皮要厚》公然宣扬“玩玩把戏,省省力气;骗牛靠甜头,骗人靠噱头”;而《经商领导处世108计》居然公开写道,“局势难以驾驭时,不妨运用美人计攻关,则更利于生存处世”等等。总之,“潜规则”类图书不是教导人们走正道,靠勤奋努力求得进步,获得发展,而是大肆宣传为人处世走捷径、耍手段、搞投机、八面玲珑的“技巧”和“谋略”,认为这样才算是有本事,会处世。
“潜规则”类图书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它们大都以“励志”、“人生指南”的面目出现,迎合了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急功近利的普遍心理和为求得成功而试图获取帮助和指导的阅读需求。因为涉及为人处世的实用技巧,不少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是当做“励志”、“指南”来读的,根本没有意识到此类书指导的都是偏门和歧途。也正因为如此,此类书的危害性更大。这些书的读者多为年轻人,包括刚刚走上社会的青年、初步踏入职场的新人,或者干脆就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对这些处世“秘诀”、“技巧”十分好奇,信以为真,缺乏理智的甄别能力,误以为这些书真能“指导人生”,从而忽略自身才能的拓展和勤奋认真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造就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贻害无穷。
其实,封建历史悠久的中国,所谓的谋略文化异常发达,“潜规则”类图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无非是先前的“三十六计”、“厚黑学”等庸俗谋略文化的翻版和发展。只是,以前出版厚黑学之类的书还十分注意“乔装打扮”,打着研究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旗号,内容也较为隐晦,以分析和介绍古代的历史事例为主,曲折地表达意图,间接地指导读者学习和运用这些谋略文化应付社会和人际关系。而现今的“潜规则”类图书则连这一层伪装也撕掉了,赤裸裸地提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潜规则”,公然教唆欺诈行为和旁门左道。由于此类书都由正规出版社出版,更容易使一般读者放松警惕,从而受到极大的误导。
市场经济环境中,图书诚然也是商品,但却是一类特殊的商品,承担着社会导向的责任,出版社有义务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推行和宣传先进文化思想,摒弃社会文化中的糟粕。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社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审查把关,杜绝“潜规则”类图书上市,以净化图书市场,消除其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