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阅
○北京消息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近日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时说,今后她将回避媒体的采访,希望能“离开舆论的漩涡”,回归学者的身分。
点评
“李白是古惑仔”——即混混加梗梗!“梁山好汉非好汉”——108将都不是好东西!近期的古代文学研究界,好不热闹,一小股颠覆名人、歪读经典之风甚嚣尘上,让人不能不设问:这还是青灯黄卷、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学术界吗?怎么跟三五天一阵风、一星期俩模特秀的时尚界一个“德性”?
确乎哉,2005年以来,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学者通俗化解读典籍,借助荧屏的传播,在全国迅速走红。
从引导大众与古典名著“亲密接触”的角度看,这本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娱乐至上”裹挟之下,一些媒体竞相追逐,易中天、于丹被冠以“学术明星”、“学术超男、超女”等名号,横据不少媒体的娱乐频道与版面的头条。这倒刺激了某些不甘寂寞,对“学术明星”的名号“红眼”者,一时间,走出教室与书斋成了某些大学教师与研究人员的“新时尚”,莫名故作惊人语成了走向“学术明星”的捷径。这样看来,说“李白是古惑仔”,道“梁山好汉非好汉”,就都不奇怪了,为了快成名、成大名,文化巨人鲁迅不也曾被骂得狗血喷头吗?
此情此景,于丹此议,显示出一种难得的清醒。而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书展期间,她坚辞了不下20家媒体的采访邀请,更充分说明了她“尽快逃离媒体的漩涡”的决心。对于丹这女子,笔者本是颇有一点不屑的,以为作为一个知性女人,她显得太咋呼。不过,此番思来,笔者倒隐隐生了几许敬意。
1919年,列宁曾写信劝告高尔基:“走出彼得堡!”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著名作家,然而他也曾一度因蛰居彼得堡,受各种影响,思想一时低沉,创作锐气受挫。列宁劝告后,他走出彼得堡,写出了新的传世之作。
当年的彼得堡,可比为今朝的娱乐圈、此时的名利场,镜头如林,话筒成排,很容易让你享受明星的感觉,日甚一日的喧哗与大把大把的银子,很容易让你厌倦做学问的清苦与寂寞。但可是,喧嚣和浮躁岂能长久?在不属于自己的娱乐圈混着,你还是学者吗?
90年前,高尔基走出了彼得堡。目下,于丹又坚称,要走出“彼得堡”。那么,某些不甘寂寞的学者、教师,你们欲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