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刊》年度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昨日在沈阳揭晓,沈阳著名女作家马秋芬获得殊荣。颁奖会上,她代表全国的获奖作家发言……
马秋芬一心向北。一心向北的马秋芬在写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就淡出其公众视野。直到9月12日,因为马秋芬小说《蚂蚁上树》获得2006——2007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她出席了在沈阳举办的颁奖仪式,记者才有机会与马秋芬进行一次长谈。聊天中,记者得知,马秋芬此次隐居,是在实施她的“一心向北”计划。
成名后,她一度“找不到北”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马秋芬,1973年就发表了处女作。接着,她的作品一篇接一篇,并很快成名。她早期的小说多以边地为题材,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厚重的文化色彩是她早期小说的特色。
哪一位作家不追求突破?马秋芬也不例外。但在很长时间里,她一直找不到“北”。作家的创作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举手投足,难离旧章。那段时间,一心想寻求突破的马秋芬一直被苦恼折磨着,她困惑,“北”到底在哪?回忆起当年的苦恼,马秋芬说:“八十年代初期,主观上想转型,想写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但写不出来。”
1982年,马秋芬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编辑评论班深造,接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这样的学习生活持续了六年。在求学期间,她系统地接触了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被一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外地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作家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看到作家身后的土地。这让马秋芬突然顿悟,原来,她苦苦寻找的“北”就在东北。
放假期间,马秋芬背上背包径直往北走,连续五年去黑龙江,大风大雪大林大莽大山大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也是在亲近的东北的山水后,马秋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北”。
《远去的冰排》是破冰之作
第一个代表马秋芬转型之作的应该是《远去的冰排》,作品一经问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相继在头条隆重推出,这个带有强烈黑土气息的作品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关注。
著名作家金河在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评价——《远去的冰排》女主人公还是老“知青”。但是在秀石这位老“知青”身上已经找不到马秋芬的自传痕迹。作者所表现的是对那些至今仍扎根于黑龙江边的老“知青”的心态、情绪的全新窥视。金河带着欣赏的口吻说——马秋芬的创作变了,叫突破,叫深化,叫蜕变,叫嬗变,叫什么都行,反正变了,变得叫人耳目一新。
也是带着对生活客体的独特体验和理解,马秋芬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山里山外》、《阴阳角》、《水胆》……那段时间,马秋芬的名字是很热的。因为这一系列中篇作品标示着马秋芬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奇妙地跳过了几道龙门。就在创作处于旺盛期的时间,她停止了创作,而且一停就是十年。
十年磨一剑,再度出发:目标向北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是马秋芬创作状态达到高潮的时候,但由于一些不可预见的原因,她停止了创作。直到2002年,她突然觉得应该回文坛写小说了,这样,她又回到书桌前,沉下心来继续作家的生活。
第一个作品就是应湖北美术出版社之邀创作《老沈阳》。马秋芬讲述创作经过时,还是很享受:“是努尔哈赤远去的马蹄声,张学良嘶哑的呐喊,让我嗅到了诱人的血脉之香。”她说:“没想到写这部《老沈阳》我竟会如此有激情,说到底还是因为咱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
《老沈阳》与以往史料性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是,它表现了一个活的老沈阳,活的古城灵魂。她笔下的老沈阳具有深刻地域文化特质和审美价值,闪射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
马秋芬继2003年的《老沈阳》获得辽宁文学奖后,长篇散文《到东北看二人转》再次获得了该奖。《到东北看二人转》以“我”的个人经历和观察视角作为贯穿线索,它既是关于二人转的大文化散文,也是一部以二人转为载体的东北地方文化史。
写出《老沈阳》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马秋芬再次“消失”,开始“隐居”生活。当记者向马秋芬因何“隐居”时,她说:“正在写反映关东风情的长篇小说。”马秋芬不想多透露这部作品的内容:“作家还是要用作品说话,等作品出来时,我第一个约你采访。”
图为马秋芬手捧鲜花领奖。王林摄本报记者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