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发布了引起争议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后,制榜人吴怀尧前日又策划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在内的10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朱大可表示,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包括以九票居首的莫言在内,衰退是每个作家都会面临的问题。
朱大可认为80后作家没得奖不奇怪,因为中国文坛的后继力量薄弱,尽管他们市场号召力很强,但是市场的胜利并非文学的胜利。朱大可说,“这个榜单是总结过去,没有显示未来,让80后拿自己的作品去和老一辈作家最好的作品去比,也是不现实的。”(《江南时报》9月13日)
按照文学评论家们的“定义”,“主流”就意味着“正统”和“思想旗帜”,以此来衡量,大概只有少之又少的作家归入此列,譬如《中国作家实力榜》上的莫言等人。但问题是,文学是一种互动的、不断更新的文化活动,“主流”作家作品的影响力日渐衰弱,如何担当起引领中国文学前进的重任呢?
对此,“主流”学人们往往心怀焦虑,认为是文坛后继力量的薄弱,导致了中国文学的断裂。或者说,下一代没有能力接过前一代人的“主流火把”。这种心态,折射出对80后一代作家的不屑一顾。平心而论,莫言的小说、北村的诗歌,无论从文本还是艺术性来说,都不是新锐写手们能比拟的。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异的景象:“优质”的思想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反而是那些稍显稚嫩的文字号召力极强呢?
再次套用“主流”学人的逻辑:这应该归咎于社会的浮躁和商业化的炒作推销。但仅仅如此吗?不然。“80后文学”既然能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阅读狂潮,引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追捧和参与,起码说明有其存在的土壤,在某些方面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而与之相比,“主流文学”却渐渐脱离大众,内容晦涩,与现实脱节一味鼓吹理想化的文学号角,让人不愿意看。有人或许会说,阳春白雪总是曲高和寡的。不错,古代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明白。子期中年去世,俞伯牙不但曲子弹不下去了,干脆连琴都摔了。但世界上没有几个像钟子期那样的音乐鉴赏大师,更多的是普通人。“主流文学”搞得如此“高雅”、如此神秘,不是摆明了要拒普通读者于门外吗?某种角度可以说,正是“主流文学”的“高端化”和不思变、不创新变相导致了公众对于“80后文学”的过度追捧。
“主流文学”要想真正成为“主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走向大众化。创作要大众化,导向要大众化,只有不远离人民,才能让下里巴人对“主流文学”产生亲切感、贴近感,而不是神秘感和排斥感。
由此,我建议衰退的“主流”作家们学一学易中天。以平和的姿态俯下身来,考虑大众的需求,将文学经典理念通过个性化的释读传播给大众。同时,与青年作家一代展开良性的互动和沟通,置于一个泛文本的环境中进行同场竞技、平等对话。至于那些根深蒂固的“主流”文学阶层陈腐规则,丢弃得越早越好。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