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入侵
流行文化从来就具有对现有文化规范的颠覆性,火星文就标举着“特异”入侵到我们的语言文字规范里来。
撰稿/赵倩倩
“ㄗs┽ぺ`過迲啲シㄝ孓ㄝ孓→恛鐿ぺぜ★鋧茬啲ギㄝ孓ㄝ孓╄→鉁鎴ジ╲/”这是天书,还是秘语?好端端一句“过去的回忆现在珍惜”在被转换成“火星文”后却成了这般模样。
8月上旬,火星文官方网站粉墨登场,目前注册会员超过2500名,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600多人,热闹非凡。然而对于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大肆流行,有专家表示担忧,也有专家却称之为“对大人威权的无声抗议”。
火星文的起源
“﹊藍鳕餻〃”,这是北京某初二女生所使用的QQ昵称。粗粗看去,很容易把它当作是“蓝雪糕”的繁体字版,但偏偏“鳕”又不是“雪”的繁体。符号、繁体字、日文汉字加上错别字,是火星文的一大特色。
“我的名字好听吧?”“﹊藍鳕餻〃”对于自己的昵称似乎相当满意。但当记者问起什么是火星文,她先是回敬了三个问号,随即又说“不知道”。
台湾《火星文传奇》系列读物的责任编辑林佳慧解释道,火星文这种说法来自周星驰电影《功夫足球》中的一句台词:“地球是很危险的!你还是赶快返回火星吧!”从此,“火星人”一词便被台湾青年专门用来嘲讽不懂流行的人,而后来的“火星文”则是指普通人看不懂的语言文字。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火星文究竟是指何种语言,目前尚未有严谨的定义。但通常只要给人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就可算是火星文。如果从狭义来看,火星文就是所谓的“脑残体”。
“莓兲想埝祢巳宬儰⒈種漝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将正常的汉字变形,大量使用与原字形似的别字,这就是典型的“脑残体”。
据火星文官方网站(www.huoxingwen.com)站长介绍,火星文起源于我国港澳台地区,起初随着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或为了图方便而故意打错字,但大家通常都能“心知肚明”,便渐渐默认使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陆的一些论坛上开始出现台湾网民的留言,他们使用的繁体字、包括错字被当作时髦,引来了大陆网民的效仿。于是,一些追时髦的大陆网民也开始使用繁体字,并根据方言或自创的词语,进一步丰富了火星文的内容,这一现象在“85后”(19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中表现尤甚。
然而,火星文的怪异在使用和推广方面有天然劣势。普通的简体中文输入法往往按照字符使用频率排序,而火星文中所出现的冷僻字和繁体字通常都排在字符库的最后面。因此,在电脑上直接打出火星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这一难题阻挡不了年轻人对火星文的热情。从编写火星文对照表开始,使用者们逐渐开始自行设计软件,建立QQ群和论坛,打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51QQshow”是目前最热门的火星文转换软件之一。比如在原文区中输入正常汉字“非主流个性魔法秀”,按下转换键,显示区就立马出现了“],◣◤°婔炷蓅嗰悻嚤琺莠.' ∞”,十分便捷好用。其编程者“お本が郎/d”告诉记者,其实设计这类软件非常容易,写起来没什么难度。
此外,一些颇有影响的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软件也成为了火星文使用者的聚集区。曾有人这样描述网络游戏“劲舞团”——脑残儿的模范集会场所,只因玩家的ID大部分都已被“火星化”。另有一些使用者则自发组建了QQ群和论坛,从头像到签名、从表情到资料,一概使用火星文书写。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