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文物埋藏区划定
包括大兴亦庄、石景山古城等20个区域
本报讯 (记者叶洲)昨天,市政协对关于地下文物保护的重点督办提案进行了督办。市规划委透露,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已经划定,正在征求各方意见,拟发布的埋藏区包括大兴亦庄、石景山古城等20个区域。
地下文物埋藏区内,施工方在没得到文物局批准的情况下,不准擅自施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研究人员张力表示,从1993年开始,本市已发布了3批36处地下文物埋藏区。与前3批埋藏区的划定工作不同,第四批首次采用电子文件的方式,对埋藏区的文化内涵、四至范围等要点统一记录。今后,第一至第三批埋藏区也将按照第四批的标准实现电子化,最终建立数据库。
同时,为方便建立数据库,避免参照物或控制点的改变或缺失,造成辨认困难,界定各埋藏区四至范围时采用了地物法与坐标法相结合的方式,中心区域均采用GPS进行卫星定位,使区位更准确。
市政协委员万建中建议,有关部门不能只总结已保护文物的情况,对受破坏的文物也应该列一个目录,并向市民公布,“让大家知道损失到底有多大。”
在昨天的督办会上,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坦言,目前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给北京地下文化遗产造成了较大破坏,本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落后于其他省市。
■相关新闻
延庆发掘近300座古墓葬
本报讯 (记者李琦 通讯员刘风亮)昨天,记者从市文物研究所获悉,位于延庆南菜园地区的地下文物埋藏区经发掘,共清理出近300座古墓葬。
2007年7月—9月,市文物研究所和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对南菜园北二区三期小区建设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唐、元、明、清等各时期不同类型墓葬290座,出土文物约870件,是北京地区近年来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该古墓群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