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做义工 表现好可减刑
禅城法院成立全国首个少年犯义工团队,其中包括少年缓刑犯、法官、心理咨询师
少年缓刑犯参加义工组织,不但能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还能获得减刑机会。
首批8名缓刑少年犯加入
昨日上午的启动仪式上,佛山市禅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向展翅服务队授志愿旗,首批8名缓刑少年犯参加了该义工团队并被颁授义工证。禅城法院表示,希望通过“展翅”计划,对禅城区内的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行为矫正和心理矫正,以“助人助己、自我提升”的义工理念,将社区义务劳动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辅以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手段主动对未成年人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使其知恩感恩,消除自卑感,扭转逆反心理,尽快融入社会。
按照计划,禅城法院和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季度均会定期公布季度服务项目,服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情况选择参加,但必须完成季度工作计划的60%以上。除指定石湾敬老院为固定服务项目外,“展翅”计划还在特殊日期安排了特色服务项目,包括每周六、日在祖庙路等繁华地带向市民提供导乘服务、每年9月16日至22日宣传“无车日”、每年9月20日参与“公民道德宣传日”,同时队员还可以参加志愿者协会心桥项目组的日常电脑运用、活动策划和文书工作等,在实践中学习电脑技能。
心理咨询师当服务监督人
为使活动收到实效,让缓刑少年犯从心理上彻底进行人格重新塑造,禅城法院还聘请了7名国家心理咨询师参与该义工组织并担任缓刑少年犯的心理导师和展翅服务活动监督人,对少年犯实行一对一的帮教。
广东省权威心理学专家、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广州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幸民教授受邀参加了“展翅青年志愿服务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罪犯的改造从根本上说是心理上的改造,未成年罪犯是一种特殊的罪犯,他们一般均处于人格的成长期,心理还未成熟,展翅活动计划着力于完善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改造罪犯的有意义探索,应值得充分肯定。
据了解,加入展翅青年志愿服务队后,少年犯有权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无偿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必须在无偿、适度、保密的原则下合理拟定心理辅导计划、科学进行心理测验和会诊,从而针对性对少年犯的行为认知和心理矫正。心理咨询师将全程监督服刑人员的社区义工服务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并拥有进行等级评价的权力。
除在展翅项目中实行心理咨询师监督人制度外,禅城法院目前还将心理咨询师全面引入少年法庭庭审。在庭前阶段、判决后阶段和刑罚执行阶段,心理咨询师要对少年犯全程跟踪,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其重新面对人生和积极融入社会的目标,从而避免二次犯罪。
“表现不好甚至会撤销缓刑”
相关负责人称该项目“是吃螃蟹的尝试,我们不怕出错”
昨日“展翅”计划启动仪式后,禅城法院副院长林永春与广州医学院李幸民教授联合接受了记者采访。
“展翅”义工强调要“悟”
记者(以下简称“记”):义工的意思就是志愿者,但少年犯参与“展翅”计划似乎有强制性,这和“义工”称谓是否不符?
李幸民(以下简称“李”):不拒绝就是自愿,“展翅”义工队希望所有少年犯自愿参与,因为这是给他们出路,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做义工可以完善个人健康心理,也能获得减刑机会,为什么不参与呢?
林永春(以下简称“林”):这个项目是吃螃蟹的尝试,我们不怕出错,希望每个缓刑少年犯都加入。“展翅”义工队具有特殊性,不是普通义工组织,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做义工的很多,我们不缺义工,但对少年犯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一般义工就是做事,“展翅”义工更强调要“悟”,悟出健康人生,再塑自我人格。“展翅”义工还是新鲜事物,我们会根据出现的问题改进团队方案,增加志愿项目,如加多一些角色扮演活动。
希望撤销案底“不是好心态”
记:少年犯参加活动,不会担心身份隐私暴露么?
林:法院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展翅”义工队挂在志愿者协会名下,将法院身份隐去了,对外由志愿者协会联系实施。
记:我之前采访过在敬老院做义工的缓刑犯,他曾告诉我自己最大愿望是消除犯罪案底,这是否可以成为对“展翅”义工的激励措施?
林:目前我们主要激励措施是星级评价和减刑奖励,消除犯罪案底与法院没有直接关系,而由警方管辖,尚未听说有这方面规定。我们对表现好的义工会减刑并向警方通报,但对表现不好的,甚至也会撤销缓刑予以惩罚。
李:从心理学角度讲,希望撤销案底并不是好的心态,少年犯应勇敢面对过去的失误,有了心理的承担,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心理咨询师受影响“也正常”
记:对于“展翅”项目的心理咨询师,会不会因经常和罪犯接触而出现心理负担?
李:如果出现的话,也是正常现象,据我了解,很多心理咨询师、心理热线主持人都出现了个人心理危机,甚至有自杀的。毕竟负面情绪接触多了,人都会受到影响。在我们业内,非常强调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就是说心理咨询师首先自己要有阳光心态,这样才能给咨询者带来阳光。心理咨询师其实不是挽救一个人,不能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是要在个案中与咨询者一起成长。
记:少年犯大多处于心理逆反期,带有一些强制性的“展翅”项目是否也会引起反感?
李:逆反心理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萌发的正常心理发展阶段,一个人要走向独立,要学会自我选择,但少年犯选择之后,往往不知道如何担当选择的后果。咨询师就是要引导少年犯勇于担当,回归社会,而不是自罪自责。
林:让少年犯有机会去回馈社会、知恩感恩,而不是一直抱有逆反心理,他们才会浪子回头,拥抱社会,开创个人健康的人生。
■业界看法
“敬老院里做义工,少年犯易静心”
昨日下午,记者就禅城法院成立“展翅”义工团队一事,采访了中国法学会会员、知名博客“法律学堂”主人王学堂。
王学堂认为,“展翅”义工团队从心理角度进行少年犯帮教,将比以往矫正措施具有实效。在过去,一个人被判处缓刑,需要做的就是每个月向公安部门汇报情况,是一种行政管理思路,没有调动起社会的帮教热情。服缓刑只是限制一个人的权利,没有具体帮教措施,最大的不足就是因疏于监管导致重新犯罪率比较高。
对于该项目实效,王学堂表达了谨慎乐观看法,他介绍说,社区矫正制度让缓刑犯融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即避免了在监狱中罪犯交叉“感染”、相互学习犯罪手法的弊病,又能有效防止重新犯罪,所以这一措施在国外使用率非常高。改造一个人是很复杂的过程,“展翅”项目从心理角度着手,抓到了关键。而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少年犯参与义工活动,能给少年犯生活的希望,相信会受到欢迎。
王学堂非常赞赏将敬老院定为缓刑犯义工活动基地,“少年犯罪多是心理冲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静下心来,敬老院里老人有社会经验,有耐心,但因身体原因行动迟缓,两者在一起,一老一少,一静一动,老年人吸取了青年人的朝气,青年人吸取了老年人的理性。”他认为在敬老院活动还能让少年犯懂得感恩,通过对老人的服务获得感激,少年人会享受到对社会的感激,而一个人懂得感激社会就不会犯罪。
■制度问答
问:何人参与?
答:五类服刑青少年可入队
根据法院规定,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类服刑青少年均可以参加展翅志愿者服务队。为确保监督有力,该活动目前仅限制于户籍或者经常居住地为禅城区内的人员,其他外籍服刑人员也可以志愿申请加入。
问:如何评定?
答:按五星级标准晋升,表现良好可减刑
根据禅城法院制定的《展翅青年志愿者队队员管理实施细则》,对于少年犯队员按五星级标准进行晋升,每获得一次星级晋升均有相应的奖励,五星级为最高级。只要服务次数达到法院拟定服务季度工作计划90%且被服务单位反馈为优秀的为一星级队员,并可以获得奖状一份;按完成制定计划的100%、150%、100%、200%的工作量并获得被服务单位反馈为优秀的,可以相应获得二到五星级队员资格。获得四星级以上队员,将由禅城法院对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出具表彰改造证明;而获得五星级队员称号的,还可以获得申请禅城法院向有关部门提出减刑建议的权利。
同时该规定还明确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矫正、经两次传唤不参加培训、因主观原因不能完成年度工作计划60%的或反馈意见为差的,将可以被注销队员资格直至向刑罚执行部门提议处分。
统筹:本报记者何惠文
采写:本报记者杨秀伟通讯员林劲标
摄影:本报记者郭继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