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来,老刘保存了400多张工资条,从手写到电脑打印的都有。舒薇 摄
本报讯(记者 舒薇 通讯员 王国光)如今,在网络上,很多人热衷于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都展示出来,网民们称之为“晒工资”。昨日,家住开福区的老工人刘勤国,也将自己35年来留存下来的400余张工资条拿出来“晒一晒”。老刘说,留下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勉励子女勤俭持家。
工资翻番 从20多元到700多元 “1972年,29.5元;1973年,34.5元;1974年,43.8元;1976年,51元;1980年,72元……”密密麻麻的一排数字渐渐褪色,一张张发黄的工资条被装订得整整齐齐,这就是刘勤国收藏了35年的“宝贝”。
今年56岁的刘勤国是长沙冷冻加工厂的一名商品保管员。“每次加工资时的详单,我都留下来做纪念了。”老刘回忆说,1972年,21岁的他刚刚参加工作,作为一名学徒,他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资——29.5元。一年后,他工作转正,工资加了一级,上调5元。
每隔几年,刘勤国的工资都有变化。1985年,全国工资普调,他的工资涨到了382元。如今,老刘的工资为每月765元,虽然收入不算高,但在他的精打细算下,全家人的日子过得很好。
项目变化 工资条见证社会进步 在老刘的工资条里,有很多消失了的项目,如每月5元的洗理费、2.3元的粮价补差、10元的互助费……老刘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国家物资资源紧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卖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所以也就有了相应的补贴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项目后来被逐步取消了。
如今,老刘的工资条都是电脑打印的,上面又多出不少内容来,如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大病扶助费等等。老刘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老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资条上的记录就是最好的见证。
传家之宝 勉励子女勤俭持家 “收藏这些东西做纪念,主要是想让子女了解父辈们的艰辛,让他们学会勤俭持家。”老刘把这些发黄的工资条当成了传家宝。
刘勤国说,已故的老母亲在世时常说起这样一席话——“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匀餐度日,勤俭持家”,在经济紧张的时候,老人总是一分钱当作几分用。就是在这样一种言传身教之下,刘勤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仍不可忘。”老刘说,这些工资条要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