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农村医疗惠民、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村村通油路、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 本报讯(记者孙占稳、苏励)全市提前3年实现新农合全覆盖,81个村的6.3万群众结束了“饮水难”历史,205户家庭提前半年全部告别“零就业”,4000多名五保对象住进敬老院……今年以来,随着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实,390万廊坊农民群众的“安全网”编织得更密更牢。
从2005年至今,廊坊市从破解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水、就医、行路等生产生活难题入手,着手实施农村医疗惠民、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村村通油路、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六项民心工程。3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确定全年工作重心时,都把破解民生难题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两条主线”之一,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为民”二字大写在发展的旗帜上,着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初,大城县委书记王相仁在调研时了解到,尽管去年全县394个村街已实现“村村通油路”,但仍有76个村街内部道路没有硬化。为此,该县启动了村街道路硬化工程,76个村街群众出行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大厂回族自治县启动了城乡统一供水工程,把县城、夏垫两个水厂的管道铺向了县内全部105个村街。到年底工程完工,该县将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城乡同饮一源水”,不仅广大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还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今年,廊坊市在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六项工程的基础上,扩展破解民生难题的范围,启动了重点办好的18件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双向帮扶,全市205户"零就业"家庭提前半年全部告别了"零就业";实施单村供水工程、联村供水工程、全县城乡统一供水因地制宜破解"饮水难",81个村的6.3万群众喝上"放心水";坚持集中供养、集中就学、享受城镇低保全市孤儿的集中供养率和集中就读率分别达到了39%和46%……随着一件件实事的扎实推进,廊坊百姓的"安全网"一天比一天密,一天比一天牢。
破解民生难题,需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用新机制、新方法推动工作落实。今年5月22日,为帮助全市682名孤儿顺利完成学业,一场捐助活动在廊坊市爱心家园举行。出乎举办方预料的是,原来估计捐款数额最高可能达到三四百万元,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与会民营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的捐款就达到了991万多元。
为解决好孤儿生活、学习难题,该市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主动顺应民营企业捐助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从而使破解难题的办法越来越多,路子越走越宽。
启动农村六项工程之初,该市没有采取过去"大帮哄"的办法,而是实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办法;没有依照常规选择条件好的县(区)试点,而是从经济实力较弱、解决民生难题任务较重、代表性突出的县(区)率先突破,取得成熟经验后推广到全市。
解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他们在全市经济实力最薄弱的永清县启动试点,之后"永清经验"在全市推开。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1.52亿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43所,4000多名五保对象实现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了62%,集中供养率位居全省第一。
新方法、新机制产生新动力、新效果。平坦的柏油路通进一个个偏僻的乡村,甘甜的自来水滋润了多年来喝"苦咸水"群众的心田,昔日破旧的校舍上矗立起现代化的教学楼……近3年来,该市投入农村六项民心工程的资金达到了十几亿元,行路、就医、上学、饮水等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一些地方,破解民生难题的民心工程因为摆花架子、走形式,最终变成了"形象工程"、"伤心工程"。廊坊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响亮地提出:用成果说话,让群众来评。
市委、市政府大胆革新,用抓项目的办法抓民心工程的落实。他们对农村六项工程实施情况拉练观摩,一项工程一项工程看,一项工程一项工程点评。与此同时,廊坊市还把工程实施情况连续在《廊坊日报》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许多基层群众评价这样做更得民心,这样的工程才称得上民心工程。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