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祥蕉)“如果说话剧曾经一度奄奄一息,那么现在,她又开始说话了,用那些经典的语气或是稚嫩的台词来重获生命。”今晚,为期一周的2007广州大学生戏剧节将落下帷幕,但在中山大学的周懿等戏剧爱好者和实践者看来,话剧的希望才刚刚点燃。
实验的、探索的戏剧少了
此次由广州市文化局、市文联主办的大戏节,共有18个剧目参演,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本届大戏节评委会副主任莫伦通,一年不落地参与了戏剧节,看着它慢慢成长。“大戏节到了第4年了,我们今年特别注意提高它的水准,成立了专家组,以老戏剧家为主,包括国际一级编剧、导演、演员等,他们首先从剧本上进行指导,对戏的排练也有分析、评论,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广州市话剧团演员姜迪武除了表演,他平时在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大、华工等上表演课,被称为“姜老师”。在本届话剧节中,他担任评委。“过去大多是无病呻吟的爱情故事,或者抒发自己的颓废情绪,现在他们关注的视角更广泛、更真实,包括战争、生死、失业、孤独、亲情、友情、爱情,甚至股票……从形式上来说,前几届那种不必要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先锋剧少了,实验的、探索的少了。可能是他们戏剧看得更多了,水平提高了,也更加规范、真诚和质朴了,不像以前那样,没弄懂传统就要革传统的命。”
戏剧今后必定走向民众?
参与演出的18个戏中,莫伦通和姜迪武都对广东药学院的《股疯》这个戏印象深刻。“从剧本到导演到演员都很完整,具备一定的智慧。他们关注现实,语言又轻松幽默,演员的表演魅力比过去也有很大的提高。”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演出了《救赎》一剧,学校的重视让评委们感动。“演出当天,学校领导都来了好几位,他们的剧目呈现也有一种集体的力量。”
国庆当晚演出的话剧《小明星》根据广东名伶的故事改编,由中山大学南校区话剧社演出,今年8月曾代表广东大学生到北京参加“中国大学生戏剧节”。莫伦通认为,这个剧从剧本表演到舞台灯光都相对完整,女主角的戏确实很难演,学生们做得很不错。
大学生话剧对广州的话剧市场起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姜迪武说:“我的观点是,戏剧今后必定走向民众。我们现在的话剧大多还是观赏话剧,国外已经出现了许多应用话剧,用于教育、心理治疗、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引导民众理解自身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专业的戏剧人应该走出去了,走向大学校园,走向社会,主动地去传播,不要再在剧场里等。”
图:
几名业余演员演出《西山一窟鬼》受到观众好评 陈祥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