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扬州10月3日电(记者武卫政)江苏省扬州市7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9月份参加了一次特别的述职会——首次就当地执行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保护两大基本国策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并讨论大气环境治理、水体保护与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10项环保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环保优先,扬州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实施10大类共49项重点环保工程,建设江苏省的环保优先示范区。市委书记季建业说,扬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正在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截至今年8月底,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已经连续43个月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增幅从2001年的全省倒数第一升到全省第四;同时,去年全市环境综合指数82.6分,超过省定全面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2.6分。
扬州化工园区原来规划在主城区东南方向,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这一规划与环保原则有所冲突。经过反复论证,扬州市决定将开发区及扬州市内的化工企业,整合到离南水北调取水口及城市较远的仪征市境内集中发展,从而使产业发展更加集约,污染治理更加集中,环境保护更有保障。
在城市规划中,扬州坚持“区域集中、能量集合、开发集约”的原则。按这一思路建设的“八区二园”,集聚全市八大产业中90%以上的骨干企业,仅占全市1%的土地面积,却创造了全市31%的地方财政收入和80%以上的新增工业产值。
2003年,扬州市政府与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合作编制的《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成为全国第一部通过国家级论证的生态市规划。扬州提出,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全面体现环保优先的方针,具体的衡量指标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市民得惠程度、排污强度、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环保投入、环保考核、工作创新等8个方面。在各项指标中,“环保考核硬”这一条尤其引人瞩目。硬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各类评先创优和干部政绩评定、选拔任用等环节体现环保优先,落实“一票否决”。
扬州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起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垃圾处理场、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相继建成。2002年以来,扬州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称号,去年底,扬州又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如今,放眼扬州全市版图,沿长江、沿运河、沿400公里市域公路,产业带、产业园、绿化带、生态区次第拉开,“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城市繁荣看新城西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城市功能区域清晰分明。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已接近25%。去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82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31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886.8千瓦时,都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