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8日在“中国防灾减灾论坛”上指出,中国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强度大、伤亡重、分布广。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等,给震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
一是强度大。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8次,7-7.9级地震66次,6-6.9级地震近400次。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但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4。
二是伤亡重。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占了28万,超过一半。人类历史记载,死亡超20万人的地震共有6次,中国就有4次,而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
三是分布广。历史上,每个省均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其中,29个省(浙江和贵州两省除外)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个省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全国超过四成的国土和七成左右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
刘玉辰介绍,近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初步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规划体系。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防震减灾领域第一部国家专项规划《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蓝图和工作总框架,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指导性文件。与之配套的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也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
截止目前,26个省级防震减灾规划已经正式发布实施,一些市(县)也编制完成了“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开创了统一规划、分区实施、阶段推进的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
地震监测预测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国家、省、市三级管理的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近万个群众业余监测哨,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化地震观测网络。
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0级以上地震;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1.5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可以监测3.5级以上地震。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