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古镇大昌:搬迁竣工国庆迎客
新华社记者黄豁
巫山大昌,一个三峡深处美丽的古镇,“沉入江底”一年后迎来重生:大昌古镇的搬迁复建工程竣工,国庆期间将正式对外开放。
袖珍古城
清澈明净的大宁河在三峡崇山峻岭中奔流不息,最终在巫山县注入长江,沿途冲击出不少大大小小的坝子,大昌是巫山深处一块面积最大、土地丰腴的福地。
大昌犹如大自然的杰作,大宁河从坝子边缓缓流过,画出一条碧绿清澈的弧线,环抱古城,背后是雄伟壮丽的巫山。这个“袖珍古城”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从西晋太康初年到清康熙九年都是郡、县治地,也是川、陕、鄂边区的物质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到大昌的人会被其宁静与秀美打动。古镇沧桑的城门、两尊残破的石狮和古老的黄桷树诉说着悠久的历史,街上的青石板被打磨得油光可鉴,浸透了岁月的沧桑。
这座三峡库区境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镇,东、西、南3条街道和3座城门都保持明清风格。三条街道构成的“丁” 字形格局尚在,沿街多为两层双披木构建筑,长长的屋檐把天空逼成一条线,重重的封火山墙勾勒出古城丰满的轮廓。街两边的建筑多带一或两重天井。城内的温家大院和温氏老屋是古城保存较好的民居。它属四合院布局,两进三间,由门厅、正厅、后厅组成。受地形限制,温家大院与北方的四合院略有不同,布局更加灵活,厅堂房廊,曲回一体,错落有致。雕刻精美的门窗、石刻柱础、雕花砖墙玲珑剔透。
古镇命运因三峡工程而改变
三峡工程自2003年6月正式下闸蓄水,随着水位上涨,那些古老城镇,那些迎送过无数商旅过客的码头,那些激发过文人墨客万丈才情的山川,渐渐沉入江底。
大昌离它最后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大规模的拆迁开始进行。到2006年夏天,曾经的千年古镇成为一片废墟。记者行走在砖头瓦砾间,已经很难分辨出街道的痕迹,只有城门口那株数人才能合抱的老黄桷树依然伫立。2006年年底,三峡工程蓄水156米水位后,大昌古镇被淹没。
大昌又是幸运的。面对丰富的三峡历史文化遗存,政府体现了对人类文化遗产积极保护和高度尊重的态度。
1992年,三峡库区文物规划组的专家考察完大昌古城后,认为古城是三峡工程淹没区内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组群的完整性、布局的灵活性、装饰的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是地方建筑的代表。大昌古城35栋古建筑,3座城门,两座庙宇被列入搬迁范围。
为了保证古建筑搬“旧”如“旧”,古建筑专家把大昌镇里的古民居逐一拆卸下来,给每块砖、每片瓦、每根梁栋都标上记号,原样运输到五公里以外的新址复建。一些年代久远而无法完整迁移的部件则用仿古材料替代。
一位考古专家说,虽然只搬迁重建了古镇的一部分建筑精华,无法复制整个古镇,但总算是延续了历史,不至于割裂古镇的文脉。
古镇重生
经过数年的搬迁、重建,新的大昌镇伫立在世人面前,它距老城5公里左右,依然是背靠群山,前依大宁河。
新的大昌镇占地74.8亩,比原先的古城大,整体风貌仍保持了明清建筑风格。行走在街道上,无论是民居还是商铺,都是粉墙黛瓦,古朴素雅,从建筑风格、规划设计等方面体现了老古镇的民风民俗。
在保持原有的“丁”字街格局的基础上,新镇根据旅游的需要做了功能补充,划分成南北大街、东西大街、三峡文化展区、原居民生活区、服务接待功能区、沿江观光区等7个功能区,新建了与古民居风格统一的书院、酒馆、茶坊、客栈、会所等。防火、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则按照现代建筑设计。根据规划,未来的大昌镇,将再现明代三峡地区的文化风貌,全面展示巴渝风俗,担负起传承三峡民俗文化的重任。
三峡蓄水淹没了老的大昌镇,但营造出了新景观。上涨的江水在新大昌镇前形成了一个1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湖光山色,成为小三峡旅游线路上的新亮点。(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