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邹娟
面对“一只鸡蛋有多重”这样的设问,近300名中学生、大学生几乎没有一人可以准确答出来。
就这一设问做微型调查的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晔萍称,这事实上折射了学生情商教育的严重不足。
几乎没人可较准确回答 这个微型调查设问很简单,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一只鸡蛋有多重”。被调查的对象包括上海、云南昆明、山西大同三地从初三到大四的学生近300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
刘晔萍表示,做这个调查的想法始于一个小姑娘无心的一句话。“小姑娘就读于本市一所实验性示范中学,聊天时说到他们班物理考试有一道题目,问的就是"一只鸡蛋有多重",他们班没有一个同学是回答正确的。”
鸡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为什么这么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会让全班同学都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刘晔萍的兴趣。
从今年7月开始,刘晔萍进行咨询案例或赴外地开会时,都会拿这道题提问。“我问过大家眼里好学校的初三到高三的学生,也问过大学生。不过让我遗憾的是,他们几乎没有人可以比较准确地回答。”刘晔萍说。
物理高材生回答差10倍 如果拿一只鸡蛋过秤,根据大小不同,大致在50克左右,也就是一两左右。虽然答案只是一个范围,但刘晔萍发现,被提问的学生大多不是不会换算,而是根本对鸡蛋大小或者重量没有概念。
对这个问题,让刘晔萍印象深刻的是她问一个来咨询的大四学生小李。小李是以高分考入大学物理专业,当刘晔萍抛出这个问题时,小李先是一愣,接着回答道:“5克。”
“在我问过的学生中,甚至有回答1克的。而小李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本身就是物理专业的学生,这个答案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刘晔萍补充说。有学生觉得问题很无聊
在刘晔萍看来,“一只鸡蛋有多重”,问的是学生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更深一步反映的是家庭教育的高低,折射的是学生情商训练的多寡。
“这道题,我印象中只有一个小姑娘脱口而出50-60克。”刘晔萍回忆说,那是一名到他们办公室实习做推销的中专学生,因为自己会买菜做饭,所以答得特别快。
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问题“恼羞成怒”,觉得题目无聊的、说刘晔萍咄咄逼人的不在少数。对此,刘晔萍解释说,自己并不觉得这道题无聊,“因为说白了,会做家务活、有生活经验的人无疑更容易答出这个问题。”
家务是培养情商方法 在刘晔萍看来,家务是培养情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洗碗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是一个情感发育的过程,孩子会知道什么叫辛苦,把碗洗完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这些整合起来,就是孩子情商的训练。”
在接受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吴遵民分析说,教育上一直存在经典教学和“做中学”两种观点,前者说的是成人通过筛选,教师按教材对学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后者强调在生活中学习。“经典的知识需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真实生活。”
“不知道一只鸡蛋有多重,可能问题不大,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就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或者我们也该反思一下,有多少身边的事情、多少原本自然的东西,我们的孩子都不知道。”吴遵民最后说。
(责任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