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组图)

  开发区全景(垛顶山)

  十六载风雨兼程,十六载春华秋实。辉映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熊熊火炬,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来了她十六岁的生日。昔日的荒滩沼泽、寂寞海岸,如今已矗立起一座拥有1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8万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十六年间,这座年轻的国家级高新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0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超过30%,先后荣膺“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等荣誉称号,实现了从无到有、化蛹为蝶的神奇嬗变!

  十六载披荆斩棘拓荒路,十六载和衷共济创业情。威海高新区的起步腾飞,得益于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威海市政府“三方共建”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几代创业者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的不懈努力。

  鼓励创新:自主研发硕果累累
威高工业园

  2006年2月,京津高速铁路工程招标会上传来喜讯,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击败众多跨国数控机床巨头,成功签约一台大型博格板数控磨床。该机床实现了数控14轴、任意四轴联动、铣磨复合、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等先进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台、世界第二台此类机床。一时间,名不见经传的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名扬海内外数控机床界。

  只有华东数控人自己深知,这些成就的取得,来源于坚韧不拔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目前,华东数控已拥有员工1000人,总资产4.2亿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华东数控的起步腾飞,是威海高新区众多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威海高新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糅合“引进创新”与“借力创新”两股力量,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所谓“引进创新”,就是走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重点是瞄准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国外行业巨头,引进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和研发手段,并对这些高新技术进行国产化改造实现上档升级,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在引进日本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研发队伍,经过10年努力,成功实现了产品的战略转型。目前华菱电子自主开发的产品产量占全部产品的90%以上,国产化率达到70%,累计申请国内专利49项,授权专利36项,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2006年,华菱电子自主研发的“热敏打印头”获得“中国优秀专利奖”。

  “借力创新”,就是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借助大学、大所的雄厚科技实力共同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始建于1988年的威高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从只能生产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小型乡镇企业,一跃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亿元、员工6500人的中国最大一次性医疗器械制造商,“洁瑞”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洁瑞”医疗器械被认定为“中国名牌”。该公司以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三军医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聘请了9位两院院士担任技术顾问,异地建立了10家研发中心,实现了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研发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几年间,先后开发专利产品200多个,避光注射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血液分离器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心脏支架、基因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柱等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世界医疗器械巨头美国美敦力公司斥资17.3亿港元以参股的形式与威高集团及其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目前,威高集团新产品销售份额每年递增速度保持在20%以上。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不懈努力,掌握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申报专利150多项,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热敏打印头TPH、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等关键件到打印机、扫描仪整机的技术研发、规模化生产基地,研发的小型热转印打印机荣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2007年9月,威海高新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6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1家,累计申请专利1600多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4所驻区高校更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2006年,全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总额达9.2亿元。

  优化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渐入佳境
国际海水浴场夜色

  2000年,6名科技人员怀揣着刚刚研发成功的“耐磨堆焊材料和耐磨制品”专利技术,满怀着创业的激情,在租来的几间厂房里成立了威海三盾焊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谁曾料想,短短7年间,这家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小公司,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成长历程,书写着高新技术产业化演绎的经济传奇:2001年产值28万元,2002年产值128万元,2003年产值480万元,到2006年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开发的“高温服役设备长寿命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崭新厂区。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两条腿走路,威海高新区迅速建立起四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以打印设备、通讯设备、显示设备等产品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碳纤维及制品、铝镁合金制品、特种焊接材料产品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群;以数控机床、印刷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等产品为主导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群;以医疗器械、生物工程药物等产品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今天,威海高新区生产的普通纸传真机年产量占国内市场的36%,激光打印机系列产品位居国内市场第2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占世界市场的17%、国内市场的90%,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占国内市场的15%……三星、威高、华菱、华东数控、新北洋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潮中迅速成长壮大!今年上半年,威海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8.4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7.5%。

  近年来,在稳固、发展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威海高新区再次抓住国家推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投资百亿元建设海上风力发电场,投资上亿美元生产节能新材料激光晶体。区内原有企业也纷纷展开科技攻关,一系列节能降耗新产品迅速问世:新佳电子开发的智能变频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平均节电20%左右;恒宇锅炉开发的冷凝式燃气锅炉,热效率可达99%,比常规锅炉热效率高出15%左右;同泰集团开发的润滑油添加剂产品,可使机动车单车节省燃油5%-15%,重型重载机械节电3%-16%。

  未来10年间,威海高新区还将瞄准集成电路、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激光技术、3G技术等高新技术前沿阵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打造一批经济总量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航母企业”!

  打造环境:创新创业体系日臻完善
哈工大(威海)校区

忙碌的企业生产线

国际海水浴场

  威海科力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留学博士邵会吉从国外归来后,曾到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考察,但一来到威海高新区便被这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所吸引,毅然决定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这片土地上投资、发展。在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短时期内,他的课题小组成功研制出蒜氨酸液化保存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环境,在威海高新区转化为了生产力。

  十六年间,威海高新区累计投资2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汽、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金融、邮政、物流、星级酒店等服务设施完备,投资近2亿元建设的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更是这座年轻园区的闪亮名片。2003年2月,威海高新区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威海高新区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16.5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尤其是2006年底投入使用的火炬创新创业基地,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充分考虑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各个环节,设有实验室、小型加工间、展示厅、会议室等各项配套设施,可满足企业研发和中试的各种需求。为提高孵化器管理和服务水平,威海高新区引进了清华科技园对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进行经营管理。今年6月19日,威海高新区与清华科技园在北京成功举行了“打造创新型园区合作交流会”,微软、搜狐、中银国际、美林证券等驻京企业界、金融界、咨询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跨国公司代表300多人参加,并达成共建数控机床研究中心、油液污染控制实验室、“语音谷”等多项合作协议。厚积而薄发,一时间,威海高新区对国内外的风险投资者、科技企业创业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技术、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威海高新区还与韩国庆北大学共同创办了“威海—庆北大学中韩科技企业创业中心”,与北美中华联网、韩国光州科学院、大邱—庆北地区孵化器协会、大邱移动技术商用化中心签订了合作建设协议,中英孵化器、中瑞(典)孵化器等在建创新载体取得新突破,孵化器的专业化、国际化、集群化步伐不断加快。

  卡尔电气研究所是从孵化器中走出来的又一个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该企业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卡式电话先行者、公用电话计费器领军者等身份,在国内同行业中确立了牢固的一线品牌地位,卡尔公司电话计费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截止到2006年底,威海高新区孵化企业累计达到160家,其中35家达到毕业标准,10家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分别超过1000万元,13家企业在区内建厂投产。

  扩大开放: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居民小区

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

  2007年8月30日,韩资企业威海象牙电子有限公司的施工工地上人声鼎沸,工人们正忙碌着吊装、调试新引进的生产设备。这是韩国三星集团在威海高新区的核心工厂——三星电子(山东)数码打印机有限公司引进高新区的第42家协作配套企业。自1993年进驻威海高新区以来,三星电子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激光传真机、打印机及一体机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出口到亚、欧、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惠普、利蒙、施乐、联想等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三星电子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出口额10亿美元,出口额排名山东省第一位。

  十六年来,威海高新区充分发挥毗邻韩国、日本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承接韩、日产业转移,韩国三星、日本三菱重工、伊藤忠商事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区内建立了生产基地,三星电子、山东华菱、滨田印刷机械等一大批外资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威海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抓住欧、美现代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大好机遇,规划建设了软件外包工业园,重点引进和发展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视频软件系统、语音系统嵌入式软件、三维工业设计软件等。预计到2015年,威海高新区将建成以孵化器为载体,软件、创意、动漫产业从业人员达10000人,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利税5亿元的初具规模的软件外包产业基地。

  十六年间,威海高新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3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22.3亿美元,与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被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首批16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谱写华章
三星外景

  今年9月1日,对钦村小学的师生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告别了拥挤的教室,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

  2007年,为改善办学条件,解决新增人口子女“入学难”,威海高新区新增投资450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了区内3所小学,新增教学班33个,实现了不到40人的“小班额”。建区十六年来,威海高新区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累计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11所小学、3所中学,形成了完整的义务教育体系,全区中小学入学率达100%。

  就业是民生之本。威海高新区始终将扩大就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中之重加以对待,并且每年拿出近百万元,对剩余劳动力进行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电子电气等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威海高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0.65%。

  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威海高新区多次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月130元调整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年600元调整到1000元。逐步建立和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多种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连续多年为残疾人实施复明、助行、助听行动。2007年,威海高新区又集中建设了3.6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2.5万平方米农民新村,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威海高新区,正站在“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努力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不远的将来,一座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资源汇集、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创新型园区,将巍然屹立在黄海之滨的金色海岸线上!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最新消息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 胡锦涛任总书记(图)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名单

  精彩推荐  
  代表风采
  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