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北京实践
首钢战略调整世界少有
首钢搬迁完成之时,将是新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功之时
可持续发展
对话代表 朱继民 (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对话起因: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首钢正在进行的战略调整,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折射,也是统筹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本报特约请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代表解读首钢调整的进程与思考。
记者:我们该如何理解首钢正在进行的调整?
朱继民:首钢正在进行的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是在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战略决策,它对于区域的发展、首都的发展以及首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调整,将会为一个钢铁企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探索;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走出大都市作出探索;也为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作出探索。
记者:按您的说法,首钢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我们如何利用这一重大机遇?
朱继民:首先是统一全体首钢人的思想,要把搬迁调整作为一个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二是把科学建厂作为未来首钢的发展方向,瞄准高端产品,追求发展环境清洁的循环经济,实现管理高效;三是在调整当中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国际大公司和国内著名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四是把调整视作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可以这样说,首钢搬迁完成之时,也正是首钢进行新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功之时。
记者:能否介绍这四方面努力的具体成果?
朱继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国家正在进行的重大的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中所需要的X80管线钢,正是在首钢搬迁过程中首先研发成功的。第二个例子是目前首钢在北京顺义的冷轧厂所使用的水,正是燕京啤酒厂处理过的中水,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记者:北京市民都非常关心首钢原址的发展前景,能否介绍一下?
朱继民:首钢原址详细规划正在制订中,原址上可能建一些创意产业研发区,吸引设计、文化产业等单位入驻。还有可能规划一个钢铁文化区,修建中国的冶金博物馆等。
本报驻会记者王学锋/文本报驻会记者翟 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