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图为某商场手机柜台前人头攒动 张和平摄
本报记者 王晓雁
名词解释 手机牌照核准制 2005年2月,发改委公布《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称,凡在国内生产基于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等第二、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式的交换设备、基站设备、终端(手机)的厂商,均需直接向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经省级发改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
黑手机 泛指走私的水货机、翻新机和没有入网许可证的杂牌机。
我国手机业中经常被提及的“手机牌照”这个字眼儿,随着近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成为历史。
此番被取消的186个项目中,包含了原来由发改委执行的“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自2004年起实行的手机生产核准制度将不复存在。
10年行政审批路 手机制造业的行政审批准入制,从1998年起已存在了10年,基本上可分为信息产业部的牌照审批制和国家发改委的牌照核准制两个阶段。
1998年,《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要求手机生产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的牌照许可,我国的手机牌照制度由此正式执行。信息产业部对手机行业准入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和审批措施,根据统计,信息产业部5年多时间里共颁发出了49张手机牌照。
2004年7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由发改委对手机制造业实施核准制度。此后两年多时间内,发改委共核准新增手机企业4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家,国内企业30家。
“手机核准制已形同虚设” “当初,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是为了使行业保持一定的门槛,同时维护消费者利益。而现在,发改委定下的2亿元人民币准入资金以及硬性设备条件,对企业来说根本已是"低门槛",形同虚设的手机核准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一切应交给市场自由调节。”电信分析师王斌对记者表示,如今手机制造业已发展成熟这个现实,是国务院此次取消手机核准制的主要原因。
“而且这么多年,牌照制度也显现出很多弊端。”他分析指出,此前的牌照制度使得手机生产牌照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使得有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得不花钱去买牌照,最后贴上别人的品牌去销售,导致了企业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漠不关心,也阻碍了有实力的企业的发展壮大。
黑手机 有望“转正”
“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黑手机。”王斌解释,由于一些生产企业不愿意花钱去买牌照,但又垂涎于我国目前超过8000万台/年的巨大手机市场,最后只能通过灰色渠道进入市场,大量借牌、贴牌、冒牌甚至假牌的黑手机也随之出现,由此形成黑手机最大的来源。据第三方调查机构估计,目前黑手机的产量,已经占据国内手机产能的约三分之一。由于黑手机售后服务、质量无法保证,既伤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这样一个地下产业链完全游离在政府部门管理之外,也导致了政府税收的大量流失。
据了解,手机生产核准制度取消之后,未来监管部门对手机制造企业将实施手机入网质量检测与消费者投诉监控两道门槛,以此巩固国内的手机质量保障体系。而业内专家据此认为,此次市场的放开,既可以使手机厂商在新的平台上更加公平合理地竞争,又有利于解决黑手机问题。“大部分借牌、贴牌的黑手机,是假冒但并非伪劣,以前它之所以售后服务欠缺,是因为政府没有给它这个权利,而现在,在理论上,任何有生产制造能力的厂商都能够生产手机,黑手机同样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到指定部门进行入网质量检测,通过检测就能获得合法身份,从而和原先的"正牌军"进行公平竞争。”
专家预计,新政策颁布后,短期内,手机产能可能会有所增加,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甚至新一轮的产业洗牌也会随之出现,部分厂商会在竞争中掉队,这虽然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市场竞争将有望更加有序。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