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法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苏州工业园“法治园区”建设掠影(组图)

  ———苏州工业园“法治园区”建设掠影
园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园区法院首次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开庭审理涉外离婚诉讼

  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组织举行了“啄木鸟”治安巡访员、警风警纪监督员聘请仪式

  国庆节前夕,在苏州工业园区采访的几天中,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里优美的环境,而是这里的政府部门营造的一种有制度保障的“亲商”投资氛围。

  掠影一

  “亲商”理念锻造“软实力”

  一位曾经来苏州工业园考察过的外国商人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够吸引国内外的知名企业进驻,最核心、最厉害的武器是“服务”。而这种“服务”被称作是苏州工业园的“软实力”。

  苏州工业园从建园伊始,就吸纳了先进的“亲商”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结合苏州工业园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升级园区在“软实力”上的竞争优势。

  苏州市委副书记、园区工委书记王金华曾表示,“坚持亲商,是园区领先一般开发区的一条重要经验。”而这条经验,也在众多来开发区考察或在此投资的外商眼里得到了肯定。“效率高、办事便利、宾至如归”成为众多外商形容工业园的关键词。

  “亲商”在苏州工业园不仅是一句口号,更被落在实处。早在2000年,苏州工业园就借鉴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在园区内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我们是苏州工业园的一扇窗户,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这扇窗能够让外商感受到工业园的办事效率和办事氛围。”苏州工业园一站式服务中心负责人孙静霞这样介绍。

  苏州园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全国是最早成立的,其最大的特点是获得了政府各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充分授权。服务中心通过窗口的形式,将企业要跑多个政府部门才能办齐所有手续的事情,整合到一起办理。这种集中受理、现场办理的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如今,一站式服务中心还推出了电话咨询等新服务项目。只要拨打服务中心的咨询服务电话,企业就可以了解到办理相关事宜的所有手续和流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把咨询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效率,节省因为不了解办理相关手续和流程而浪费的时间。”孙静霞说。

  基于“亲商”的理念,园区管委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准,通过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压缩行政收费、增强“一站式”服务职能、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等有效手段,千方百计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软环境。

  掠影二

  “小政府、大社会”创造效率

  走进园区的任何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能感觉到这里高效的办事效率。

  园区的法院是在2003年成立的。“人手少、案件多”是法院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组数字说明了园区法院所承载的工作量。2004年工业园法院成立之初仅有法官15名,而当年所受理的各类案件总量共1496件。在2005年和2006年,这一数字更是激增到了2930件和4094件。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人力资源,专业、高效地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打造一支人数精简、素质过硬的队伍,这一问题摆在园区法院领导面前。

  “如果想集中有限的法官力量办好每一起案件,不仅要提高法官的素质,还要探寻合理有效的途径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办案效率。”苏州工业园法院院长石水根表示。

  成立3年来,作为苏州市中院、江苏省高院确定的法官职业化试点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不断摸索出一条有园区法院特色的职业化建设之路。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和关心下,先后通过确立法官员额制、法官助理制、1:1:1审判模式及实施科学业绩考评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法院审判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

  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首先确保了法官队伍朝“少而精”方向发展。园区法院根据审判任务,综合考虑辖区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等因素,严格确定法官员额,到2007年共有法官20人。其次,在确立了法官员额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法官助理制度。考虑到编制紧的实际情况,园区法院借助园区实行领导干部聘用合同制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行大胆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管理的法官助手、法官助理。而在案件审判中,则尝试性运用1:1:1的审判模式。即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或法官助手+1名书记员。在不增加法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辅助性人员来增强审判力量。

  “通过设立法官助手或助理及速录员的工作,可以把法官从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通过1:1:1的审判模式的合理分工、有效搭配,提高了法院的审判质量和效率。”石水根说。

  据了解,通过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园区法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法官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2006年全院共审结各类案件3663件,法官人均结案183件。

  掠影三

  便民利民新举措

  苏州工业园“亲商”、“便民”的经验在政法系统这扇窗口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辖区人口急速增多,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快速、便捷地进行诉讼活动,针对有些当事人在正常时间内没有时间参加开庭的特殊情况,园区法院在借鉴新加坡“夜间法庭”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了假日法庭。根据案件当事人的申请,法院在节假日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这一新举措为因工作、学习繁忙,无法在正常工作日出庭的当事人提供了方便。

  而这一类的新举措在园区随处可见。在检察院大楼旁也有一个标有“一站式检务中心”字样的牌子。据检察院“一站式检务中心”主任胡红光介绍,检察院的一站式检务中心正是借鉴了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经验,为便利民众而设立的。

  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一站式检务中心被形象地称为“对外大窗口,对内大首办”。所有要进入检察程序的案件都必须先进入一站式检务中心登记分流,从案件的受理、分配、跟踪、督查、直至归档,开展全流程、多方位的案件管理模式,使一站式检务中心既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分理案件事务性工作、加强案件质量监督、提升检察业务水平的案件管理中心。在工业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以便民利民为宗旨而带来的变化。

  掠影四

  全方位、多层次法制建设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法制建设中,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布局正在展开。在园区政法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之下,建设“法治”园区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园区始终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理念,在机构设置、权责界定、职能履行等环节推进实施,全面建成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整体推进格局。园区政法各部门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园区十分重视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在政务信息网上专门开辟“依法行政”专栏,供园区机关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自学法律知识。园区各部门、各镇、社区也不断创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通过《苏州日报》“今园区”周刊、园区政府网、OA系统等媒介,发布法治建设信息;结合新出台的《物权法》等法律,编印法制宣传专刊,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建设法治园区”论坛、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送法下乡”、“送法到企业进工地”、法律现场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

  园区法治建设始终紧扣“办实事、求实效”主题,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园区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法治园区建设实事项目的基础上,确定法治建设年度实事工程,责任落实到部门,并向社会公示,公开承诺,定期通报工程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园区还不断创新开展法治园区建设系列活动。通过媒体、网站开设“法治园区”专栏,在园区主要街区、路口设置法治园区公益宣传广告牌,广泛宣传法治园区建设工作和亮点特色,展现法治园区建设成效,营造浓厚法治建设氛围;通过创建“法治示范一条街”、“法治建设示范社区”、“法治建设示范学校”、“法治建设示范医院”、“法治建设示范市场”、“法治建设示范执法单位”、“依法行政示范窗口”等一系列活动,将法治园区建设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行各业,使法治园区建设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据了解,园区法院首创了诉讼心理辅导咨询中心。特别聘请了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咨询专家为审判中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种人性化的做法有效疏导了当事人的情绪,保证了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

  此外,园区法院和检察院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非常重视。园区法院在融会全院立案、刑事、民事、执行等各个环节的“阳光维权”工程中,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察院则通过和学校合办刊物的方式,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对于园区的法制建设,我们不应该只注重事后补救,而更应该重视事先的教育预防。”园区政法委副书记刘钢说。

  针对园区外商多、外来打工者多的特殊环境,公安机关通过定期沟通、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的形式,与外企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公安机关会及时通报辖区内的其他企业注意防范。此外,公安局还组织外企成立了防范与救助协会,针对案件多发区,借助企业的保安力量,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文/图 王婧 丁国锋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最新消息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 胡锦涛任总书记(图)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名单

  精彩推荐  
  代表风采
  辉煌历程